林昙对创作部出的剧本内容非常放任,但凡是你想做的选题,你都可以试试,她都支持。
另一方面,林昙对创作部的内容管控也非常严苛,一旦你的选题进入到剧本阶段,想过稿就必须完全打动林昙才行。只要内容有问题,无论你怎么狡辩,她都严守底线,绝不让步。
于是,创作的策划们渐渐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做选题时,可以天马行空,只要你敢想,你就可以尝试着去做做。
但一旦决定开始做,就必须拿出全副手段,使劲各种招数,让自己的本子非常优秀才行。
在林昙来之前,创作部的工作推进很平常,公司内高管听汇报时,也从未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当林昙来了之后,大家才发现,哦,原来内容团队可以这样管理,原来生态的构建需要这样经营。
但生态的营造是很难的,谁都知道直接花钱买菜简单,自己种菜养肥土地非常难。
创作部组建一年时间,一直在与其他公司的制作团队合作,比如刘腾美那边确定买某某公司的某项目,创作部派出一到两个策划,负责监管该项目的内容创作环节。
林昙就是不满意一直这样做辅助工作,虽然风险低,但永远难以独当一面。
一直这么搞下去,这辈子平台都别想自己搞出内容来了。
林昙做制片的两个项目,剧本也都是与名编剧合作,由编剧选题写本,虽然项目是极晟的,但创作部却仍只是起一个可有可无的配合工作。
以前的创作部安于现状,觉得这样也能活。但林昙明白,在竞争激烈起来之后,市场会将裸泳的人抛出水面,到那时才意识到要努力,已经回天乏术了。
前世顾笙年带着林昙和好几个内容好手,竭尽全力都没能重塑顶级内容生态,她死回来之前,极晟视频都还只是在挣扎而已。
是成是败,仍各占五成。
林昙知道,必须从起步阶段就把架子搭好。
但立项搞的火热,很快林昙却发现,真的把成就自我、实现梦想的机会摆在人们面前,并非所有人都有破釜沉舟的能力。
大概在骨子里,每个人都给自己留了‘可能会失败’的余地,于是便无法投入全部的精力。
跟陆辞一块儿参加了在极晟监制的第一个项目开机前的最后一场剧本围读会议后,林昙累的天旋地转,拽着陆辞的袖子便出去打车,直奔一家市内有名的清吧。
选了室外的座位,远离其他热闹的人群,他们静静的点了两杯度数极低的酒,默默的喝。
这时候两个人都需要安静,兀自复盘,回想为筹备项目做的一切,以及开机后的各种安排是否已经全部妥当。
“……能见的团队我都跑去见了,成本肯定已经压到了最低。”陆辞歪着头,时不时瞟一眼林昙,念叨几句项目事宜。
林昙只轻轻点头,似乎在回应。
陆辞于是又道:“项目的气质,我跟编剧和导演也反复开会讨论过了,找了国内外各种类似的剧做比对,当例子,肯定已经传达的非常清楚了,导演那边拍摄时候选角度、安排摄影、打光等等,应该都能拿捏到位……”
林昙又点头,似乎对他的安排很认同,很放心。
陆辞心里舒舒服服的,又饮一口酒。
上海这阵子雨很多,酒才饮了小半杯,雨便淅淅沥沥下起来。
但大家都不慌,这几天的雨都不长,往往润一润地面就卸了,今天这零星泼洒的样子也不像是个能长长久久困住人的雨,只是带来清爽,让人饮酒时心情更舒雅。
好半晌,两人谁都不说话,陆辞从针对项目的思索中回神,去看林昙时,想再找点话题诉说几句,女人忽然叹口气,轻声说:
“我总说做事情,要绝对绝对不给‘失败’任何可乘之机,可为什么其他人却总是给‘失败’留那么多窗户和门呢?”
“?”陆辞挑眉,她说的是马上要开机的项目吗?
他都已经做那么完全的准备,事事都认真的竭尽全力,难道还是给‘失败’留了门?
陆辞悚然,一下坐直身体,瞳孔收缩,盯着林昙,等她好好细数一下到底哪里有问题。
林昙对上他目光,被他如临大敌的样子惊了下,回过神才想明白怎么回事,便莞尔笑道:
“不是说你。陆辞很棒,万事能做到10,就绝不甘心于9。我说的是其他人……”
陆辞这才松口气,又忍不住嗔瞪她一眼,一惊一乍的吓人。
林昙笑着拍拍他手臂,又陷入沉思。
隔日,林昙监制的项目开机,总制片人却不在。
她起了个大早,打车从片场宿舍赶回公司,拉着创作部团队开了个大会。
“我始终坚信,在我们行业里,内容为王是永远不会变的。
“你们就是内容,就是这个行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