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回眸,眼神中带着些许的不明。
待所有大臣都走了,朱元璋才走下来,拉着朱标的手,鬼鬼祟祟的到了角落。
他这模样,看得是朱标忍俊不禁。
“父皇,您有什么事,可直接说的。”
这大明都是你的,何必这般呢?
朱元璋却还是保持着小心警惕,扭着脑袋四处查看着。
感觉有不对的地方,还凑过去,仔细的探查了下。
确定没有问题后,走到朱标的面前,一脸严肃的和他说:“你有没有发觉,这些大臣私心都很重啊。”
朱标笑道:“原来您也发现了啊。”
朱元璋愣了下,没好气的瞪了眼。
“喂!能不能好好说话!”朱元璋推了朱标一把。
朱标颔首:“是,儿臣错了,儿臣定要改正。”
“这朝中局势就这般,父皇您做了那么多年的皇上,不可能还没看清楚。既然看清楚了,那就可推行一定的政策,免得这些大臣没有忧患意识。”
斜着眼看过来的朱元璋,眼中都是打量。
看来这臭小子,是有了想法。
“你且说说看,你的想法是什么。”
“这事儿臣早就和你提过的,可您呢,就不同意,后来又发生了诸多事情,这才给耽搁了下来。”
朱标语气里是满满的无奈。
这无奈在朱元璋看来,就是臭小子在讽刺自己。
朱元璋又给了朱标一下。
“你,好好说话。”
朱标捂着被打疼的胸口,苦笑着点头。
“如今这情形,可谓是不太好的,那想要改变,就最好是从根源处解决。儿臣认为,根源处解决此事,就是大力提拔人才。旧的换成新的,虽说有一些也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好歹这三把火是有用的。”
不行那就继续换呗。
朱元璋眯眼盯着朱标。
这是要把科举考试的次数增加?
如此可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乃是不少,且不论如今的朝廷能不能负担,就单单是选拔上来的人才是否有用,都需要再仔细的斟酌。
真可谓是耗时耗力又未有成效。
“不行。”朱元璋大手一挥。
朱标见朱元璋这般,愣了下,随即苦笑着不断摇头:“父皇啊,您究竟是想到什么地方去了?”
“怎么?难道不行?”朱元璋回眸,脸色不太好的看着朱标,“科举那是选拔人才的地方,可你仔细的看一下,选拔上来的人才,有几个是真正有用的!如今做主的,还不是那些老臣。”
这原因很简单的。
“一是因为,你没有给机会,二是因为,科举选拔上来的人才,可都是一些文人。文人做事相对温柔些许。”
这呢,不见得是坏事。
可仔细一想,也不见得是好事。
“所以呢?”
“这文呢,是差不多了。可是武,以及打杂的还没有几个。不如把这些也提点上来。届时根据性格能力的不同,安排在不同的地方。”
想来,这个办法会有用一点。
“哎,对啊!所谓,物尽其用啊!”
朱元璋拍了下大腿,恍然大悟的哈哈笑起来。
“标儿啊,你可真的是咱的好儿子啊。”
任何事到了标儿这里,总能轻易的解决。
看到朱元璋开朗的笑,朱标可没有多高兴。
这就相当于把吏考做起来。
吏考的考官呢?
吏部尚书?
这人他觉得一般,这等重要的事,不该他来掌管。
“父皇啊,想办法解决,这办法仅仅是第一步,还是最简单的。接下来的才可谓是复杂,您就不要这么早笑了。”
面对朱标的出言提醒,朱元璋是一点收敛的意思都没有,反而还扭过头,对着朱标盈盈的笑着。
“若是旁人,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自然是要苦恼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咱不一样啊,咱有你。这等事情又何必咱亲自去处理呢?”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拍了拍朱标的肩膀:“只要你在,咱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朱标阴沉沉的盯着朱元璋。
果然啊,这老头子就是想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丢给他做。
但他也不是软柿子。
朱标略微思量片刻,郑重的转了一个身,面对着朱元璋,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朱元璋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嬉笑着就要把朱标扶起来。
“不过是点点小事,你不必如此。”
朱标:“父皇您误会了,儿臣的意思是,这件事您来主持。”
“为什么啊。你不是做的很好吗?那继续做下去就是了,咱对你是一百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