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章 改革(1 / 2)

“陛下,自古以来,我国乃至诸国,皆秉持着重农抑商的政策理念,此乃基于两个根本原因。”田新忠言辞恳切,眉宇间透露着深深的忧虑,“其一,农业乃国家之命脉,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社稷稳定、国家安宁的根本。农耕文明的繁盛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与人口承载力;其二,倘若商人势力过大,一旦他们凭借积累的巨额财富涉足朝堂,甚至左右政局,那么朝廷纲纪必将紊乱,公正公平的社会秩序恐将遭到破坏,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

诸葛亮睿智的目光扫过众人,心中已然明了:“陛下有意改革商税,之前就有跟内个说过,重新审视并调整现行的赋税制度,适当减轻农税负担,转而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税收管理。”

朱平安微微一笑,点头应道:“正是如此,诸位同僚,我们都清楚,无论是过去的兴国还是其他国家,无一不是以重农抑商为基本国策。这背后的逻辑,无需我赘述,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然而,他话锋一转,语气中透出坚定和革新之意:“然而,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我们不能拘泥于陈规旧律。一个国家真正的繁荣昌盛,直观体现在民众的生活富足程度上,而这其中,商品流通的活跃程度以及商贸业的发展状况,则是一个国家快速实现富裕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市场活跃起来,商业得以蓬勃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整体经济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

群臣们在听到“商品流通”这个概念时,脸上瞬间浮现出疑惑的神色,仿佛是听见了一个陌生而又新奇的理念。田新忠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探寻之意:“陛下所言的商品流通,可是指代那贸易活动?”

朱平安微微一笑,眼神坚定地回应道:“正是如此,老田!贸易活动不仅关乎商品的流动,更是财富的流转,国库充盈的关键所在。”

他环视满朝文武,语气深沉而有力,“商贾之富饶,国家得以从中获取丰厚的赋税,但切记不可苛以重税,以免抑制商贾发展,导致其数量失衡。繁荣的商业生态能如同血脉一般滋养整个国家,使之生机勃勃。同时,我们亦不能忽视农耕的根本,对农民施以轻徭薄赋,让他们在富足中得以安身立命,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若无温饱,何谈诗书礼乐?”朱平安语重心长地说,“只有当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他们才能有心情去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才能激发出更大的创新创造潜力,为国家创造出无法估量的价值。”

对于朱平安这番深刻见解,田新忠表示赞同,但他显然还有疑虑,于是沉声发问:“然而,单靠商业税一项,恐怕难以支撑起国家庞大的开支吧……”

朱平安嘴角含笑,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他以一种轻松却又引人入胜的口吻说:“老田,你可知我那逍遥商行现今一个月的盈利数额?”

田新忠茫然摇头,目光中闪烁着困惑,不明白为何在这个时候,陛下会提及逍遥商行的收益。

朱平安微笑着揭示了答案:“正常情况下,逍遥商行一个月的盈利额大约在五十万两左右,而在市场形势大好的时节,甚至可以飙升至六七十万两之巨。”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群臣们的面色由愕然转为了震惊与不可思议。田新忠更是被这一串数字吓得愣住了,他迅速在心中盘算起来:一个月保守估计五十万两,一年累积下来,那便是高达六百万两的利润啊!要知道,以前兴国全年的税收总额也不过七八百万两,这意味着逍遥商行一家的利润就几乎占据了国家税入的半壁江山。这不仅是对传统认知的巨大颠覆,更预示着商业流通对国家财政乃至整体实力提升的可能性无比巨大。

实际上,深入探究兴国的财政状况,不难发现其税收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异常现象。追溯近几年来的情况,整个江南地区颗粒无收,甚至朝廷不得不频频动用国库,拨出大量银两以赈济此地百姓,维系地方稳定。

而这片广袤富饶的江南水乡,在如此困境之下,其财税流转之复杂与混乱程度更是引人深思。浑水中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贪墨之事,一时之间确实难以量化剖析,但毋庸置疑的是,其中猫腻定然不在少数。

在正常年份里,凭借江南地区的丰厚物产与繁荣商业,一年的税收突破千万两白银本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一数额即便放到今天,也足以令人瞠目结舌,惊骇万分。

至于朱平安所提及的一个月五十万两,虽然乍听之下显得惊人,但在现实情境中并非毫无根据的夸大其词。倘若我们将这五十万两白银换算为价值相当的茅子酒,那至少需要五万坛以上才能匹配这个价值。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一个月内真的能够销售出五万坛茅子酒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茅子酒作为一款定位高端、主要面向富绅贵族的商品,即便将销售范围扩大至周边各城市,其月销量顶峰亦不过两三万坛左右。

那么,真正的财富源泉又在哪里呢?答案呼之欲出,那就是被所有人视为生活必需品,且由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