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嘴上说着“仗义死节”或“士可杀不可辱”之类的豪言壮语,但身体很诚实。
被王世懋恳切的劝了几句后,王世贞只能转进。其实,冯保在掰弯王世贞之前,已经把他的历史查了个底儿掉。
王世贞在文坛的发迹和他个人文艺理论的成型,固然有天才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踩在老前辈的肩膀上”。他年轻的时候,先加入了李先芳等人在京师建立的“刑部诗社”,从中汲取了复古的观念和营养。
按冯保调查,是李先芳和李攀龙等人先结社,后来把王世贞引进门。这个高举复古大旗,最后影响了全大明的文学社团,核心成员始终六人,领导权之争先后在李先芳、李攀龙和王世贞之间展开,而王世贞最终取胜。
王世贞入社之后,先联合李攀龙排挤了李先芳。李先芳属于没享受胜利果实就离队的老鸟,为人也比较豁达,最后回老家修家乡志去了。
排挤走李先芳后,王世贞提议以李攀龙为首,六个核心成员结成正式的复古诗社,并制定了社团纪律,其中有慎重选择成员,不允许成员加入别的诗社,必须保持对本诗社的忠诚等条款——已经有了后世党团的雏形。
诗社成立后,对内“刻厉相责课,务在绝他游好,一意行其说”,对外由王世贞出钱,终日交游招妓,以狂士自居,大肆炒作。
具体炒作手段有:自寻当时的大画家李某作“六子图”,以“子”自称,打造“狂人”人设;然后,六人之间互相写诗作文吹捧,出《六子集》等猛刷声望。
出《六子集》的时候,社里的老诗人谢榛不干了。他成名很早,在当时诗坛已经属于顶尖的人物,没有炒作需求,就不愿意和他们诗词唱和互相吹捧,最后也被王世贞和李攀龙联合排挤脱离诗社。
因此所谓的《六子集》其实应该是《五子集》。大明文坛给王世贞洗地的碰到《六子集》基本要绕着走。
谢榛脱社后,王世贞又引入了吴国伦仍为六子。但令人无语的是这六人对外宣传时仍把已经脱社的谢榛带上,号为“后七子”这招后世演艺圈都用烂了,但在当时的大明这招还是很新鲜的。
他们提出的复古口号虽然震动文坛,但在冯保这样的大家看来——和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嘉靖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这后七子如何评价前七子呢?“模拟痕迹太露”!王世贞批评前七子的文章诗词复汉法唐痕迹太著,而他们所作的诗文,模拟痕迹比前七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后的斗争在李攀龙和王世贞中间展开李攀龙是苦出身根本干不过王世贞这个官二代。首先王世贞特别会做人,每次聚会都是他出钱。
其次王世贞为人洒脱,对脾气各异的兄弟都能包容,而且很讲义气,从他对杨继盛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
最后领导权和平过渡,王世贞最后终于取得了复古诗社的主导权并以此为核心,将国朝的文学诗歌、艺术赏析、史学等文艺方向打上了个人印记最终被公推为天下文坛盟主。
因此,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冯保看似冒险其实已经把王世贞算到了骨头里。
而冯保如此大费周章其实还是看中了王世贞在士林的影响力,拿下了王世贞,就扭住了大明文坛的牛鼻子。
王世贞这头呢,儿子侄子都被朝廷攥在手心,本身也不是一个硬骨头,为人早被冯保看透了。因此,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把文章送到日报社。
这两篇文章煞费苦心,若直接鼓吹“反兼并”,尽管政治正确,但在文坛引发的后果极其难料;若直接吹捧皇帝、颂圣,又怕被“冯邦宁”认为属于“高级黑”。
哥儿两个研究了半天,最后拿出“冯邦宁”的信仔细看了一遍,发现真的对内容无任何提示和要求。王世贞最后恍然大悟,就找了自己尚未流传的,关于文艺理论方面的两篇文章送过去了。
冯保见他上道,就不为己甚。王家兄弟的四篇文章,隔三差五的在日报上发表,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恰到好处。明白的人自然能明白怎么回事,不明白的人——冯保也不在乎他明白还是不明白。
况且这种事就是开头难,以冯保的见识,这些人一旦节操落地,底线往下掉的速度大概要比妓女脱裙子的速度还快。
以后得闲了,慢慢坛盟主,这成就感比自己在司礼监干掌印的时候别有一番过瘾滋味。不得不说,冯保能有这种感觉,其心理大概已经逐渐扭曲、黑化了。
江南文坛被报纸和“松江奴变案”搅动的风起云涌。此际的京师,王世贞的好朋友,王宗沐同学也搞得朝廷一地鸡毛。
原来,八月份,朝廷漕运总督王宗沐再提利用海运实施漕运事。
这家伙曾经在隆庆五年十月连续奏请隆庆帝,将已经停掉一百六十年的海运漕运回复起来,号称“为国家千万年无穷之利”。
当时隆庆帝同意,高拱也非常的欣赏他,支持他将这事情办成。
王宗沐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