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这次是真的愤怒到了极点,这场礼部安排妥妥当当的祭天仪式,让这么多老百姓参与进来,就是为了让老百姓一睹天颜。
本以为今日之后,赵佶自己的皇帝名声会响彻汴京,甚至整个京畿。
可却没想到遭了刺杀,丑态百出。
不仅是他这个皇帝丑态百出,大宋的文武百官都是一个德行,遇到刺杀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着来保护他这个天子。
若不是陈宁出手,恐怕赵佶早就死在乱军之中,若不是陈宁出手,他这个皇帝坟头草已经冒出来了。
想到这里,赵佶更愤怒,当着大殿文武百官的面前,直接罢黜了礼部的一名尚书,两名侍郎锒铛入狱,余下参与这场祭祀的礼部官员全部移交给了刑部,让刑部好好去查,看看这群礼部官员是否有谋反之嫌。
蔡京面皮狠狠抽搐,这些礼部官员可都是他的心腹嫡系,现在就算有心去说两句替这些人开脱也不敢。
道理很简单,一个你蔡京勾结礼部的帽子被扣下来,他蔡京恐怕都要去刑部坐一坐。
没办法,现在只能先冷眼旁观,等以后赵佶气笑了,刑部那边查不出东西后,才想办法将礼部的人给捞出来。
蔡京看了两名御史一眼,于是出面说这次枢密院也有责任,他们没有做到妥善安排,禁军安排的数量是枢密院点头的。
人家鸿胪寺的陈宁都能觉得禁军太少,你枢密院难道没发现问题么?
所以御史弹劾枢密院孟清源和李纲,认为他们也该负连带责任。
孟清源和李纲出面反驳,将当初礼部的文书和枢密院的批阅呈给赵佶看。
枢密院给出的建议很明确,问礼部要不要增加禁军人手,礼部的答复是就在皇城外不远,这些禁军足够维系秩序。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证据也都保存了,御史还能说什么?
蔡京想借机将枢密院给拉下水,不过枢密院一点机会都没给,他们就防着其他衙署会找麻烦。
自从上次御史准备弹劾他们勾结禁军的时候,李纲和孟清源就知道日后办事要格外小心,所以枢密院每一个文书都需要两个人一同批阅复核,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今日之事。
此前谨慎的态度到现在终于有了回报,也索幸他们足够谨慎,不然今天若是扯皮下来,他们还真不好替自己开脱。
赵佶不悦的怒吼道:“现在还要找别人推诿责任?你御史台是不是和礼部有什么勾结?”
“将这两名御史给送去刑部,查一查他们是否和礼部也有勾结!”
刚才开口的两名御史一时哑然,惊慌失措的道:“陛下,我们,我们就是仗义执言啊。”
“蔡大人。”
蔡京蹙眉道:“叫本相做什么?让你们去刑部就去刑部,如果你们没问题,还能屈打成招不成?”
“怎么,你们心虚了?”
蔡京的话也算给他们吃了一副定心丸,这才心甘情愿的被人带离大殿。
这些聒噪无耻之徒终于被带走了,赵佶情绪平复了三分,道:“陈宁何在?”
众人都朝陈宁看去,脸上或多或少都流出羡慕的目光,他们知道陈宁可能要升迁了。
如果说这场刺杀谁表现的准好,那无疑是陈宁了。
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可当时那个情况,谁又敢像陈宁那样冲上去呢?
万一赵佶死了,那一切都没了,所以大家都选择明哲保身,但同样的,陈宁若是平安,赵佶若是平安,那就足够让陈宁飞黄腾达。
虽然他们都很羡慕陈宁,但也说不出什么毛病来。
只是希望赵官家不要给陈宁升迁的官位太高就行,不然年纪轻轻就压着他们这些大宋高官,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在呢,在呢,臣在呢。”
陈宁笑呵呵的走了出来,双手抱拳行礼,弯腰道:“见过陛下万岁。”
赵佶脸上也换出一副和蔼色,微笑着道:“此次若非爱卿出手,朕可能早就死在了祭祀高台上。”
“呵呵,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人能保护朕,谁是忠谁是奸,一眼便能看出。”
“若非爱卿挺身而出,朕恐怕早就身首异处。”
“陈爱卿,你尽管说,你想要什么官,朕给你升!”
我靠,这是让陈宁直接提条件了。
本来满朝文武还以为赵佶会自己定下官职赏赐给陈宁,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
换一句话说,整个大宋的官员,你陈宁想要权力的官,就给你权官,想要油水多的官,就给你油水多的官。
这谁顶得住?
韩伯东也激动坏了,陈宁啊陈宁,选个油水足的官啊,以后你我两个就能一直捞钱了。
咱们也不必一直在鸿胪寺,一年才捞个那么一两回,说实话,太憋屈了!
不过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陈宁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