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城的战事尘埃落定后,李毅带着铁血军的胜利成果以及不少从战场上缴获的设备,踏上了返回烽火岭基地的征程。一路上,李毅的面容严肃而坚定,他的眼神不时望向远方,仿佛在思索着未来的战略布局。
经过漫长的跋涉,李毅和他的队伍终于抵达了烽火岭基地。一进入基地,李毅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一系列的部署。他深知,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战场上的英勇奋战,更需要强大的后勤保障和军事工业的支持。
李毅回到烽火岭基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军工厂负责人老朱前来商议扩建事宜。老朱匆匆赶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期待。
李毅看着老朱,语气坚定地说:“老朱,我们现在必须加快军工厂的扩建步伐。战争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需要更多的武器装备来武装我们的战士。”
老朱微微点头,回应道:“李总,我明白。您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李毅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的几个区域说:“我们要再扩建三条 1937 式半自动步枪生产线,两条八五榴弹炮生产线。另外,把捷式轻克机枪的图纸修改一下,把原来的二十发弹匣换成五十发的弹鼓和三十发的弹匣,再建两条捷克机枪的生产线。”
老朱认真地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他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李总,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啊。但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李毅拍了拍老朱的肩膀,说:“我相信你们的能力。现在我们有油有煤,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尽快生产出更多的武器装备。”
接着,李毅拿出自己画的一些柴油机的结构图,递给老朱说:“这是我画的柴油机结构图,交给兵工厂技术部,让他们去研发。从小马力的开始研究,逐步提高我们的工业实力。”
老朱接过图纸,仔细地看着,眼中露出钦佩之色。他说:“李总,您真是多才多艺啊。有了这些图纸,我们的技术部一定能有所突破。”
李毅微微一笑,说:“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还需要你们技术部的努力。我们要尽快掌握柴油机的制造技术,为我们的军事行动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支持。”
随后,老朱带着图纸匆匆离去,开始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发工作。李毅则来到军工厂的车间,视察生产情况。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生产线之间。李毅看着那些正在组装武器的工人,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他走到一位工人身边,看着他熟练地操作着机器,问道:“师傅,辛苦了。现在生产进度怎么样?”
工人抬起头,看到是李毅,连忙敬礼道:“李总,不辛苦。我们正在加班加点地生产,一定能按时完成任务。”
李毅点点头,鼓励道:“好,大家都辛苦了。我们的努力都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同胞。大家加油干!”
在扩建生产线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技术难题、设备短缺、人员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李毅和老朱以及全体军工厂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齐心协力,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一天,老朱来到李毅的办公室,神色有些焦急地说:“李总,我们在扩建捷克机枪生产线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弹鼓的设计和制造难度比较大,我们的技术人员正在努力解决,但进展缓慢。”
李毅皱起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说:“把技术人员都召集起来,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解决方案。”
很快,技术人员们都来到了会议室。李毅看着他们,严肃地说:“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很艰巨。弹鼓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进度。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技术人员们纷纷发言,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有的建议改进弹鼓的设计,有的建议采用新的材料,有的建议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李毅认真地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然后和大家一起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终于确定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李毅站起身来,鼓励大家说:“大家都很有想法,这个方案很不错。我们要抓紧时间实施,争取早日解决弹鼓的问题。”
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李毅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设备和原材料的供应。他亲自与煤矿和油田的负责人沟通,争取更多的煤炭和石油。他还派人到各地寻找合适的设备和原材料,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军工厂的生产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军工厂的扩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新的生产线陆续建成投产,武器装备的产量不断提高。李毅看着那些崭新的武器,心中充满了信心。
一天,李毅再次来到军工厂视察。他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着各种武器装备,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走到一台刚刚下线的八五榴弹炮旁边,仔细地观察着。这时,老朱走了过来。
老朱笑着说:“李总,您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