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大魏:我怎么就成了储君> 第65章 昭景帝不适和当大魏的皇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昭景帝不适和当大魏的皇帝(1 / 5)

大魏,京都,金銮殿上,讨论仍在继续进行着。

“陛下,北宫南大人虽然任职鸿胪寺少卿,但对于如何做好一个使者也是略有心得,甚至还写出了书,臣这里不巧的刚有一本,陛下不如查验一番,一验其能。”

“哦?”昭景帝微微一愣。

一边的柳岩,文征明等人都有些无语。

盖因为这个北宫南是他的女婿。

所以……

金銮殿议事,你随身携带你女婿的大作?

这意图未免有些太明显了吧。

无耻老贼。

呔刘瑾将那本书呈递上来后,

昭景帝接过那本书,仔细翻阅起来。只见书中开篇写道:“使之为职,国之重责也。

其行于外,如鸿之舞,当以仪为重,以言为锋,以智为盾。”

“妙啊!”昭景帝抚须称叹。

开篇点题点的很棒。

书中论及使者之仪,言:“入他国之境,当循其俗,然不失本国之尊。步缓而稳,目正而威,笑含而不露,言缓而有节。

衣饰得体,不奢不俭,以显国之风华。”

不错不错,昭景帝库库一阵点头。

大魏一朝儒家当道,而儒家最是看重人的礼节。

作为大魏出使北蛮的使者,使者自身自然不能太过不懂事了。

昭景帝觉得这个北宫南可能还真是一个可以担任使者的人才。

他又继续往下看到,

“于谈判之术,书云:“察敌之需,隐己之求。听其言,辨其心,知其弱,攻其隙。

言则条理分明,据理力争,然留有余地,以防有变。以和为表,以利为里,和而不失威,利而不失义。”

“和而不失威,利而不失义。”此乃我大魏使者应有之能。

昭景帝对于北宫南的话表示赞同!

一名合格的使臣,自然应当坐到北宫南书中所说的那样,在不丢失大魏尊严的情况下,与北蛮的那些蛮夷们正道争论。

“在外交之略上,曰:“广交贤达,通其情,晓其理。政经文商,皆为桥梁,互惠互利,共荣共昌。以文化之交流,消弭隔阂;以经济之往来,固其邦交。”

这点昭景帝倒是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的,因为大魏近百年,一直奉行的对北政策也不过如此。

至于应对突发之况,书中亦有详述:“若遇刁难,心定如磐,巧言化解,不为怒所驱。逢天灾人祸,速断形势,权衡轻重。传信于内,援之有道,显大国之仁厚,彰邦国之担当。”

片刻之后,昭景帝微微点头,说道:“此书见解独到,确有可取之处。”

众大臣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应。这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虽此书有其精妙之处,但仅凭一本书,难以断定北宫南大人是否真能胜任使者一职。”

听此质疑,众人一看,此人乃是鸿胪寺少卿北宫南的直属上官,礼部侍郎陈述。

昭景帝微皱眉头,因为陈述刚才说的话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毕竟纸上谈兵并不是夸夸其谈。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比如说春秋战国之际赵括论兵,滔滔不绝,却在战场一败涂地;

又比如三国蜀汉马谡守街亭,夸夸其谈,终致战略要地失守;

又比如说是赵佶谈治国,满口仁义道德,却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

所以陈述说的但也确实有所依仗。

昭景帝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陈述所言,不无道理。但北宫南此书确有可取之处,不可一概而论。”

柳岩此时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先让北宫南一试,若其在实践中能展现出书中所言之能,自当委以重任;

另择能臣辅佐,若不能,还有辅佐之臣。”

文征明紧接着说道:“柳大人所言甚是,实践方能出真知。

北宫南大人既有此见解,或许能在实际出使中有所作为。”

陈述却脸色一变再次反驳道:“陛下,出使之事关乎国家颜面与利益,岂能如此轻易尝试?

若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陈述心中还是打算与北蛮和谈的,因此他还是打算派一个温和派的言臣?

但是北宫南,明显不是。

这货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

况且北宫南如今是鸿胪寺少卿,若是他立功归来,那该往哪升,礼部侍郎?

还是礼部尚书?

尚书pass,他作为礼部左侍郎的陈述,无疑是危机感最重的。

众大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支持让北宫南一试,比如说柳岩一类的,有的则认为风险太大。

甚至还有人觉得就应该让曹上上,因为曹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