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离集南侧几十里,天衡山区和归离原的交界处。
归离镇,作为拱卫璃月中都的一座卫星城,是天衡山区和归离原交界处的一个大镇,常住人口在十万人左右,其鼎盛时为了容纳归离集过多的人口,一度达到了二十万人。
在灾变发生后,归离镇不少房屋被毁,人口大量流失,不少都跑去归离集避难了,是以往日繁荣熙攘的城镇也显得分外冷清萧条。
不过,此时的归离镇街道上,却再度变得人来人往,水泄不通。
古澜带领两万平叛大军在此驻扎后,刻雨也于第一时间召集了该镇官府所有活着的官员,命他们宣传朝廷在归离镇施粥救济的消息。
在消息传出后,不仅归离镇的百姓兴奋了,整个归离原无家可归的民众们都沸腾了:古爵爷亲自带朝廷大军来剿匪了,玉衡星君大人亲自来放粮救济了,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古家在归离原耕耘长达一千五百多年,七十五代勋爵代代贤良,在民间威望极高,而刻雨虽是出身璃月港的世家中人,但作为廉贞星君的她,其爱民如子的名声亦是天下皆知。
所以,听说朝廷来的文武钦差是古澜和刻雨二人后,归离原各地百姓扶老携幼,不论远近,都往归离镇赶了过来。
一时之间,归离镇又涌入了十几万人,城内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打铺搭棚的流民,男女老少,鱼龙混杂,城内的治安情况也因此迅速恶化。
原本归离镇负责维系治安的人手根本不够,古澜因此派出了千岩军士卒上街到处巡视,维持秩序,对于违法闹事的人,一律从严处置。
而有了星君亲临,当地官府的行政效率也蹭蹭上涨,官吏们很快就搭好了给流民们施粥的棚子,千岩军则在一旁负责维持秩序。
最开始施粥的时候,不少流民大概是饿坏了,对于官吏们要求的排队充耳不闻,看见一碗粥就扑上去哄抢,现场画面一度十分混乱。
面对一群饿了不知道多少天的流民,手无寸铁的官吏们也不敢阻拦,怕被流民弄死了做成下饭菜,结果导致多个施粥点一片混乱,哄抢米粥演变成了踩踏事故和群殴事件。
不过千岩军可不会惯着他们,几个大汉操起佩刀,用刀背逮着带头闹事的流民一顿暴打。
在这个年代,民与寇也不过是一念之差,所谓乱世当用重典,对于这些乱民,千岩军的士卒们可不会手软。
在遭受了封建社会的一通毒打后,流民们也一个个地老实排起队了。
此时,就在归离镇的北城门处,一队千岩军士兵正在依次检查进城的流民们,询问户籍所在地和受灾逃难的原因,并检查确认无兵器后才会放行。
这两天,千岩军已经抓了好几个试图浑水摸鱼的贼寇探子,试图反抗的都被当场削了脑袋,侥幸活下来的则被交给玄衣卫问话。
由于人手紧缺,也为了表示重视,归离镇的镇令,镇丞和镇尉等排的上号的官员,也各带着一小队维持治安的城防军士兵四处盘查,发现可疑的人都会上去盘问,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就请去玄衣卫那吃大餐。
就在归离镇的北城门前,一位白面书生打扮样的年轻男子,跟随着缓缓移动的一众风尘仆仆的流民。
“我记得,半年前归离镇还被义军劫掠过一番,人口流失大半。”
年轻男子四下打量,看着有秩序排队进城的流民,以及旁边伫立着的一排排高大威猛的千岩军士卒,不由赞叹地点了点头。
“而在朝廷大军来后,这归离镇的情况确实好多了。”
男子正是来诈降的贼首王兴业,一路风尘仆仆的他,很幸运地没有在半路被魔物截胡,顺利抵达了归离镇外。
“如此看来,此番归降朝廷是正确的决策,义军,已经活不了多久了。”
心中感叹一番,王兴业上下整理了一番衣冠,握紧了衣袖中关于义军和左梁往来的书信,牵着马匹准备进城。
“叫什么?哪来的?多少人?为何而来?”一个千岩军伍长拿着纸笔坐在小桌后,盘问着进城的流民百姓,对每个人都是简单直白的四连问。
“小民王德发,和我妻儿三人一道从琼野镇来的,听说朝廷在这施粥,来领救济的。”
“嗯,拿好你的号牌,丢了可就没粥喝了啊。”
“谢谢军爷,谢谢军爷。”接过一个小木牌的男性流民顿时脸上挂满了笑容,连忙带着身后的妻儿走进了归离镇内。
“下一个!叫什么?哪来的?为何而来?”登记的千岩军伍长头也不抬,便招呼着下一个进城的流民。
“绿华镇人氏,王兴业,来投诚的。”王兴业微笑着回答道。
“嗯,绿华镇王兴业,拿好你的号”这个伍长登记的笔猛然顿住,抬头看向眼前的书生男子,连声问道,“你说你叫,王兴业?来投诚的?”
“鄙人正是,还请这位军爷帮忙报告一下镇令大人,某想见见古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