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不行了,就像楚宁说的,不要说在京城,就算像宁王一样,在封地搞靖难,都需要军队。
可是自从楚宁推行军改以来,大明朝廷对军队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仅仅是拉拢一两个低阶军官,为非作歹一下没什么问题。
但是要是成建制的陪着你玩靖难,哈哈,结果就是你拉拢的对象第一时间把你送到朝廷领赏。
不过,赵王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当初他们费尽心机安排周正宇区辽东,就是想要在大明仅存的一块‘空白’之地建立一支强悍的武装。
实事求是地说,周正宇完成的还算不错,他在辽东几年的布置拉拢,已经形成了一个不错的圈子,只要再有一两年的时间,周正宇完全可以在辽东建立一支游历于大明之外的军队。
而且,辽东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辽东出悍兵。
辽东自古就是苦寒之地,加上那里是鞑靼人、女真人、汉人等等民族杂居之地,所以民风异常彪悍,而且辽东距离京城并不远!
只要在那里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到时候在加上周瑄他们从中配合,很容易就能抵达京城。
有了军队,那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可是因为楚宁的意外出现,让原本局势大好的辽东,一下就成了泡影。
不过朱祁镃他们并没有放弃,和宁王差不多,朱祁镃也是从父辈开始就一直准备谋反,当初他爷爷朱高燧还曾经想过弑杀朱棣。
只是没有成功,可见,老朱家这个爱折腾不服输的性格是遗传的。
朱元璋称帝之后就常言‘吾本淮右布衣’,但就是这个淮右布衣,将不可一世的世界第一大帝国元帝国给推翻了!
更是创造了由南向北统一战争胜利的先河,然后他儿子燕王朱棣、宁王朱权,则是直接靖难起兵造了他孙子朱允炆的反。
朱棣靖难成功之后,也没消停,先是汉王朱高煦造他侄子的反,不过朱高煦显然没有他爹的能耐,或者说他侄子朱瞻基比建文帝要果断。
到了朱祁镇这一代就更热闹了,原本也算是国泰民安,结果朱祁镇非得要强爷圣祖地表现一把,在王振的撺掇下,想学习他爹和他太爷爷北伐。
结果就是楚宁意外出现,不然这位正统皇帝,就成为大明历史上第一位被俘虏的皇帝了!
随着楚宁出现,大明也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轨道,但也见解促成了
宁王提前谋反,就连这位赵王也蠢蠢欲动,不过,朱祁镃显然不如宁王条件好。
宁王分封的虽然是江西,算不上边远,但是相比于江浙他不富庶,相比于荆湘那里兵源不足,但却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远离京城和应天。
所以宁王父子就算再锦衣卫和南昌众多大臣的监视下,还能暗中培养出这么多军队。
而朱祁镃就尴尬了一点,因为他爷爷那辈开始,他册封的地方虽然相对富庶,但距离京城确实近了点!
不仅如此,那里更是一马平川,想找个山头养匪自重都做不到,而且那里自古以来就是四战之地,人口稠密,别说养給匪,就是想养只鸟都很难不被人发现。
更何况从朱高燧开始,赵王这一系人都是善于阴谋,不怎么愿意直面硬刚。
这次朱祁镃想法不一样了,他知道,如果这次自己再不出手,等到自己的儿子孙子那一代就更没希望了。
楚宁的变法虽然被士绅、官员们吐槽的一无是处,简直就是祸国殃民的祸根,但是只要是个人都知道,只不过是士绅们挣扎的借口。
但凡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楚宁的变法对大明的江山社稷,百姓生活那是利大于弊的绝好之策。
只是因为他们的利益收到损失,让他们不能在享受身份阶层带来的优待的时候,他们就习惯性地抵制、反抗。在他们看来,变法就算对国家有再多的好处也不能以损失他们的利益为前提!
最主要的是楚宁的变法,几乎就是和全天下的士绅官员为敌,简直就是一点胜面没有的变法。
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人和一件事,那个人叫朱元璋,那件事叫宣府之战。
大明刚刚立国的时候,老朱就碰上了类似的情况,不过那里边多多少少掺杂了一些老朱的私心,就是借机除掉一些他认为是隐患的开过之臣。
当时明朝初年的四次大案下来,大明朝堂每一次都是换一茬人,朱元璋应是靠着自己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不仅没有让刚刚建立的大明出现一丝不稳定。
在他统治的晚年,经济甚至已经超过了元朝任何一个时期!
宣府之战,被多少人推演、重新计算,各种方法办法都试了不知道多少遍,张辅更是把宣府之战当时的每一个人,每一匹马,甚至每一颗沙土都研究过。
不管是谁,研究推演之后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大
明必败无疑!
可是楚宁就是在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