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李佑立刻又让人去追查虬髯客的下落。
末了,李佑又一拍脑门:“哎呀,这虬髯客有可能出海了,我还得让他们去海里找。”
然而李佑正准备让锦衣卫出海,但却还是强行忍住了。
【算了,就大唐虽然大有楼船,小有艨艟,但却都是军舰,锦衣卫能动用的不过都是渔船。让他们用渔船出海找人和送死有什么区别啊。】
【还是算了,先让他们研究研究海船吧。】
【这东西,未来可还有大用呢。】
【如果我能让大唐提前八百年开启大航海时代,那还有欧洲那些探险家什么事啊。】
顿时,一个更加宏大的想法出现在了李佑的心中,顿时他的眼界就打开了。
在之前,他就决定大唐的陆地征服到西域就算截止了,由于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太大的疆土实在是不方便管理。
但是航海就不一样了。
即便是在大航海时代的初期,没有蒸汽轮船的年代,海船的速度就远远超过了陆地。
不过造船这件事,也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李佑也就只能从长计议。
最终,李佑决定让人先在泉州和莱州构建造船基地,做好基础的研究工作。
至于造船基地的管理者,李佑也很
快想到了人选。
这人和张有鱼一样,同样出身于吴校长的教学团队,乃是一位海洋学的教授。
这人虽然现在教授海洋学,但其实出身北洋水师,接受过较为完善的水军教育,无论是船舶结构还是水军操练都有一定的心得。
李佑从来都是一个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人,当天一队人马便从长安离开,向着大海而去。
同一时间,李佑的另一队人马向着岐州陈仓而去。
既然李佑已经准备开始向着大海进犯,现在后勤研究人员有了,自然还得配备一名能统揽全局的将才。
而这个将才,现在便在陈仓。
一切安顿结束之后,李佑却是突然听到来报,说是高士廉来访。
李佑知道高士廉是来干什么的,虽然很不想见他,但却还是不得不见。
“见过高大人!”
见到高士廉,李佑微微鞠躬行礼。
然而高士廉却并不太满意李佑的动作。
“都说陛下赦免了燕王的礼节,却没想到燕王居然直接也如此不在意啊。”
“最近坊间流传了不少关于燕王的闲言碎语,我看这些事情未必都是假的啊。”
听到这话,李佑的心中不由得一惊。
他觉得,事情可能要向自己控制不了的方向发展了。
李
佑原本觉得让高士廉来当这个主编,他一定会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而捍卫《贞观氏族志》的权威。
但是如果高士廉在维护这些出版物的时候,顺水推舟地将他的流言再宣言一番,那李佑那点小九九岂不是全完了么。
如此一来,那些愤怒无法发泄的世家,还不火力全开地对付自己。
在世家流言和官府杂志的双重攻击之下,李佑的名声恐怕即便是孙思邈玩命去吆喝,那也是回天乏术了。
李佑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了起来,他连忙换上笑脸道:“高大人,说起本王和你不还是亲戚么。”
“按照辈分,本王还得叫你一声爷爷呢……”
然而李佑的话还没说完,高士廉便一摆手拒绝了。
“燕王别这样说,燕王的亲戚我可不敢高攀。”
今天高士廉过来找李佑那是带着一肚子气来的。
在李佑与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达成关于《贞观半月谈》的合作之后,他们两人便立刻去见了李世民。
李世民听他们分析一番之后,立刻排版就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于是,李世民便在今天召见了高士廉。
见到高士廉之后,李世民狠狠地赞扬了一番《贞观氏族志》,并且告诉高士廉,在《贞观氏族志》正式
发行的时候,要论功行赏,封高士廉为国公。
高士廉自然是大喜。
当然高士廉从侍中的位置上下来,编撰书籍的时候,李世民便许下重诺,承诺在书成之后不但可以获封国公,更是可以回到朝廷担任宰相。
但是,高士廉还没高兴多久,李世民便说出了自己担忧的事情。
面对李世民所担心的世家阻挠,高士廉也是一阵的无奈。
他也不想自己耗费几年时间完成的书,就这样被埋没了。
接着,李世民便将《贞观半月谈》的想法说了出来。
高士廉一开始还觉得这个想法精妙无比,但是随即也是回味过来,李世民准备让高士廉来当这个主编。
如此一来,高士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