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李承乾大军跨过边境,进入大食境内的消息还是如期而至。
听到这个消息,李佑虽然生气,但却也是无可奈何。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就李佑和李承乾的关系来说,太子李承乾才是为君的那一个。
无奈之下,李佑也只能又调派了三万唐军进入西域,随时接应李承乾的大军。
然而李佑的谨慎,却是得到了侯君集的嘲笑。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李承乾大军捷报频传,很快便逼近了大食国都圣城麦地那。
这样的结果让那些支持李承乾的大臣都是兴奋不已,在侯君集的蛊惑之下,纷纷觉得李佑之前的做法就是在惧怕东宫做大。
然而面对前线的情况,李佑却是越来越担心。
他不断催促增援部队加快速度,同时传书波斯国集结军队,进入大食国和李承乾的部队遥相呼应。
然而大食和大唐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在缺少有效通行手段的情况下,李佑的行动终究还是慢了。
又是一个月之后,前方战场风云突变,一片大好的形势陡然反转。
原本势如破竹的李承乾大军,在麦地那郊外和大食国部队陷入了僵持。
连续几场遭遇战之后,双方军力都是大量
消耗,而在这个时候,在李承乾大军的后方却是集结起了大量的大食国军队。
一时间,李承乾的十万大军陷入了大食国超过三十万人的围攻。
更要命是李承乾部队的粮道也被敌人击破,由于之前打得太过深入,现在李承乾十万大军身边只有不到半个月的口粮。
而且大食国领土内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戈壁,昼夜温差极大,又严重缺少水源。
如今李承乾的情况比之当年被吐蕃大军围困的李恪还要危险。
虽然波斯国收到求援之后立刻便开始组织部队救援,但是波斯百废待兴,仓促间组建起的部队根本毫无战斗力。
十几万的军队,被大食几万人就打得支离破碎。
如今,眼看能救李承乾的就只有李佑下令调派过去的那三万人了。
然而这三万人就算是星夜兼程,赶到出事的地方也至少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而李承乾有可能真的支撑不了这么久。
顿时,一股压抑的气氛笼罩在了长安上空。
此时最为着急的便要数侯君集了,他将宝皇女和松赞干布召集过来,接着便开始大发雷霆。
“这事情都是你们的主意,当初如果不篡改李佑的密信,怎么会有如今的事情。”
“
如果太子当初班师回朝,虽然军功仍然不及李佑和李闯,但他在文治方面还有功劳,综合起来也不会输给两人。”
“现在倒好,如果太子殿下没了,我要你们好看。”
其实这一刻,宝皇女和松赞干布比侯君集还要慌。
早在侯君集召见他们之前,他们就已经在一起商量出了一个对策。
就眼下的局势来看,李承乾即便是能活着回来,但这一场大败已经是必然的了。
大唐近二十年来唯一的一败就在李承乾手中,那他的太子之位定然是岌岌可危了。
李承乾如果不做太子,侯君集定然会记恨他们两人,到时候他们两人能否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这件事对于侯君集来说或许只是手中权势的大小,而对他们两人来说,便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了。
俗话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被逼迫到悬崖边的两个人突然有了一个极端的想法,他们要造反。
而他们两人在长安加起来也不是十几个护卫,想要造反自然得拉上侯君集一起。
但是侯君集的情况和他们大不一样,为了让侯君集就范,他们只能再用一计。
在侯君集大发雷霆之后,宝皇女却是皱起眉头说出了另一件事:“陈
国公,太子的事情远在天边,如今眼前还有一件棘手的事情呢!”
虽然这话出自宝皇女之口,侯君集仍然有些不耐烦道:“还有什么事情比太子殿下的安危还重要的啊。”
宝皇女将整个身体都靠到了侯君集的身上,一脸担忧地说道:“陈国公可曾听说,凉王就要回京了?”
听到这话,侯君集终于是冷静了下来:“他的真腊已经完全臣服了,自然是要回京的,这件事我们不是早就说过么。”
“如果不是他的南方一战如此顺利,我又怎么会同意你们两人的计策呢。”
这时松赞干布开口道:“陈国公根据可靠的消息,凉王殿下似乎已经知道了我们篡改密信的事情,他这一次回来就是要兴师问罪的。”
听到这话,侯君集大惊:“这怎么可能,这件事如此隐秘即便是齐王都不知道,他李闯远在南方又是怎么知道的!”
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