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好的茶叶吗?以前也没见过啊!”
“都说了是新茶呢!”
“好像是肃王做出来的,肃王还懂得茶叶啊?”
这几天汴京城的百姓议论纷纷。
“不对,这纸……”
“这纸有问题啊,不是我们大宋的纸!”
在议论中,自然也有人发现了报纸的问题。
纸张太白了,上面字体印刷上去非常公整,干净。
无论是印刷的字还是纸本身的材质,成色,让所有人在为茶叶之事震惊的同时也沸腾了起来。
有人觉得,如果这样的纸能作为书籍,或者大宋新的纸流传,可比以前适用多了。
无数汴京城的百姓将纸收藏起来……
人们也对大宋日报产生了好奇。
报纸,似乎是宣传相关的纸媒。
据说也是王爷搞出来的?
总之,王爷这一系列的操作,让百姓们津津乐道,议论纷纷。
此刻。
赵枢站在自家高楼上方,看向整个汴京城的场景,他右手拿着碧螺春喝了一口。
感觉非常悠哉。
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
现在整个汴京城的人都知道新茶叶的出产,很快就能上市。
在报纸中,赵枢宣扬了目前一些京城官员已经开始喝新茶普洱了。
他也没说谎,上次蹴鞠这些官员都喝过。事后赵枢也每个人送了一点点,并不多。就是为了造成报纸的事实效果。
人们会产生跟风心理和好奇心理。
百姓和商人们觉得官员都喝这种新茶,会更加好奇这种茶是什么滋味,到底如何,好不好,新的喝茶方式如何等等。
再者,就是攀比心理了。
官员们喝着新茶,下面的人也喝,一些商人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聚集之时吹嘘一番。
人家权贵喝的,我也在喝,心里自然顿觉倍有面子。
招待亲朋好友,也可以显得自己有品味。
有钱人跟风官员,下面的百姓也会购买,人们会有跟随有钱人,官员们的一种心理。
说直白点,谁还没点虚荣心呢。
如同是同级别之间,你喝这样的茶,人家也不会落后,必定也会购买。
不能看着自己朋友在自己面前吹嘘无动于衷不是。
这就相当于地球买车一样,同个圈子的人,如果有谁买了好点的车。
对方心里肯定有点我绝对不能比他差的想法。
所以拼了命也要赶上。
何况现在这只是茶叶而已,谁都能购买的起。
这一个月内。
全国榷茶司都在疯狂生产茶叶。
由于有赵枢把关质量,从头部用成品茶叶质检下面的制作坊。但凡味道有问题的,立刻让其停止。
非常严格,赵枢的茶叶觉得不能出现质量问题。
有赵枢的把控,从汴京城的榷茶司到全国各地其他地方的分布,茶叶制造都没问题。
这段时间,赵枢还找人用榷茶司的钱购置了新的茶山,都是比较适合种植茶树,却很偏僻的地方。
让各地官员召集人手种植茶树。
种植茶树是为以后产量提供暴涨,当前也没这么快。
只是有了赵枢的肥料加入,原先的茶山种植,更加催发了生长速度。
速度变快,见芽就采摘的方法就可以加快效率。榷茶司的人也听从了赵枢的话,用他的方法施肥,采摘,精剪。
这一个月茶叶的生长速度是提高了。
此刻。
赵枢下楼准备去榷茶司。
刚到门口,王管事走了过来。后面几个仆人抬着几个大箱子。
这些都是肥料赚来的钱。
肥料制作周期很快,所以已经卖出了不少,大量运送各地茶山。
而王府囤积的肥料早就全部售空,卖给了榷茶司。
只要将货物运送,朝廷的钱在赵枢把控下就结算了。
“这次结了多少?”赵枢问道。
王管事:“这是四百贯,王掌柜那里的。”
“这些是吕掌柜的,七百贯。这是秋掌柜的,六百贯……”
王管事每天都很积极,他笑道:“王爷,最近咱们与各地肥料坊合作,一共生产了三十万袋肥料,全部卖给了榷茶司,一共流水就有36000贯啊!”
“嗯,很不错啊!短短一个月不到,就有这么大利润,肥料也不愧是肥料啊!”
赵枢笑了,他知道以后的利润会持续不断。
王府自然源源不断的进账。
赵枢制作的肥料,效果还是很好的,经过加工改良,比古代的要强。
所以榷茶司购买他的肥料种植茶山,钱不会白花,能促进茶树更好成长。
而赵枢也通过肥料赚到了钱。
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王管事笑道:“36000贯,王爷可以分不少呢。王爷拿四成,所有的加起来利润大概是14400贯。
这些钱除了少数没结账,已经有12000贯在账房了!”
“王爷放心,其余的账这两天也会结算。小人会根据王爷说的不赊账,不拖欠原则,一个月咱们就要结算清楚。免得出现坏账。”
王管事也跟着激动。
虽然这不是他的钱。
但王府每天都在进账,他这个管事也兴奋。
这才多久就赚了一万多贯,钱一箱子一箱子运送过来。
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窜起来的铜贯,晃人眼球。
天天看到这么多钱,王管事也开心啊。
“嗯!现在咱们账房还剩多少钱?”
赵枢这段时间开销也很大,新来的几百个工匠,还有府中上上下下人吃喝的开销。
这些都需要钱来维持。
不过这都不算事,府中进账,养这些人绰绰有余。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