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白收好两本帖子,继续翻看案上的砚台。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书案上的十几方砚台,竟然全部是古砚台。辟雍砚、箕形砚、抄手砚、石渠砚、淌池砚、落池砚、平板砚、随形砚各种样式的都有。
这些砚台,大多都是各代的石砚,但也有汉代的玉砚和漆砚,晋代的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和砖砚,明代的化石砚。
可以说,无一不是精品。
江晓白有些窃喜,别的不说,就是这桌上的砚台,花得那点钱也值了。
要知道,在收藏界,文房器可远比其它器具更受追捧。
而砚与笔、墨、纸合称华夏传统的文房四宝,其文房属性毋庸置疑。
江晓白喜滋滋的翻看着,决定给自己挑一方砚台带回去。
很快,一件端溪老坑石的兰亭砚落入他的眼中。
这方砚台长约8寸,宽约5寸多,厚3寸左右。砚台正面边缘刻有卧蚕纹,左方侧面连下方侧面雕刻的是兰亭修禊图,图案中有崇山峻岭、茂密树林、曲桥流水、白鹅嬉水,人物有的冥神沉思,有的展卷阅读十分休闲惬意。
这幅图案精确地把握住了魏晋名士日常生活的精神风貌,看得江晓白心旷神怡。
再看右边,临摹的王羲之《兰亭集》笔迹。
虽然字不多,且小,但笔力传神,绝对是精品。
江晓白翻看砚台的底面,只见刻有“文明之象,垂世之珍”八个小字,落款为“元章!”
江晓白一惊,这块砚台是宋代砚无疑,而“元章”是宋四家之一米芾的字。
再看落款的字体,起笔多用露锋,看起来显得轻盈而灵动,中段的行笔则用刷笔技巧且迅速坚定,收笔有回收。
这些都符合米芾书法的“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的特点,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的完美,风神俱全。
这极有可能是米芾的真迹!
《西清砚谱》砚说里记载的有米芾亲自参与制作的《兰亭砚》,足见米芾是喜爱兰亭砚的。
这方砚是兰亭砚,落款的书法又符合米芾书法的特点,再加上“元章”的印签,江晓白虽不能百分百的确认这方砚台就是出自米芾之手,但不管怎样,这方砚台绝对价值不菲。
江晓白当即收起。
“一个破石头,也当宝贝似的收起!”
林嘉军看了忍不住腹诽。
江晓白白了他一眼:“你懂什么?”
林嘉军秒懂,惊呼:“难道石头也值钱?”
江晓白呵呵一笑:“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是端砚。”
端砚,也就是端溪老坑石制成的,与红丝砚、歙砚和洮河砚一起被称为四大名砚。
江晓白给林嘉军讲了一下这方兰亭砚的判断,林嘉军叹道:“好吧,你又赚了。我怎么感觉你怎么不管做什么都能捡便宜呢?”
江晓白轻笑:“我命好!”
“呵呵……”林嘉军难得的反唇相讥:“要说命好,那你的命还不如我好,你再有本事,还不如我爸一句话。”
江晓白汗颜,不得不承认林嘉军说得有道理。
他的命,还真没林嘉军的好。
两人玩笑几句,就离开这里。
在林嘉军的强烈要求下,江晓白还是陪他去三家正在装修的洗脚店走了一遍。
顺便,沿途经过的优品铺子店,以及正在装修的辣啦辣火锅店,也都去看了一下。
虽然是走马观花似的看看,但江阳、江口和江昌三个地方跑完,一天也就匆匆的过去。
两人回到东湖旁林家别墅的时候已经快六点了。
林嘉兵和章爱萍早就回来了,与穆小婉一起坐在烤火桌旁聊天,吴妈也已经准备好晚饭,只能林大国回来就开饭。
“兵哥、嫂子!”
江晓白对林嘉兵和章爱萍打了一声招呼。
林嘉兵道:“回来了啊,去天京了感觉怎样?”
江晓白笑道:“见过爷爷了,还有家栋哥他们,都挺好的。”
林嘉兵道:“嗯,我们林家人其实都蛮好相处的,你以后多去天京走动一下,有机会见见大伯。”
“我知道!”江晓白点了点头。
这次去天京,大多数林家人都见过了,只剩下大伯林大钊和大伯嬢周爱莲还没见过。
“粑粑,我们这次去看幺姨吗?”
江珊就跑到他身上,撒了一会娇,突然问道。
江晓白愣了愣,别说去看小姨子了,就连亲妹妹,他也没想起去看一下。不由得有点汗颜。
“你想幺姨了?”
“嗯!”江珊点了点头:“还有二爹。”
江晓白道:“那行,明天我们去看看她们,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