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的泥土并没有想象中的泥泞,可能是因为竹林将绝大部分的雨水阻隔在外的原因。林间的土地呈现出一种灰黑色的颜色,看上去倒是没有什么腐败的枝叶和杂物,干净整洁的很。
淡淡的灰白色雾气弥漫在林间,阻隔了望向远处的视野。只有一条悠长曲折的小路横穿过竹林,伸向远处的迷雾中。
李牧并没有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沿着小路前行,去寻找竹林的出处。而是闭起了眼睛,感应了片刻后,才皱起眉头,略作犹豫,最终走下了石板路,向着雾气弥漫的竹林深处走去。
这雾气……有些古怪……
普通人应该很难注意到自己的神念状况,或者说如果不是专修过神念的修士,应该都对自己的识海和神念,最多只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但并不能算得上了解。
就像是普通人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困倦、疲惫,思维有些缓慢。这时候他们会察觉到自己的精神状态有些问题,但对于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过。
大多数修士也是的确都是如此。
体修会极其珍视宝贵自己的躯体,把每一点肌肉和精血的脉动都牢记于心,他们将自己的肉体、经脉、气血,每一个部分都当做最珍贵的物件,细心呵护温养。甚至可以说,在大部分的体修眼中,自己的身体,就是世界上最宝贵、最完美的事物……炼体修行,高于世间万物……
而符师,或者用更古老的称呼——炼气士,他们则更注重丹田内的修行,纳气入体,通过灵气温养自身,感悟天地。他们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具备创造力的群体,用灵气沟通天地,以炼药、炼器、制符等。
但这两种主流的修行手段,在基础的三境阶段,都对于人体的第三秘境——识海,了解甚少。
这也是因为这两种主流途径,在未曾真正的踏入修行前,没有必要去花费精力到其他的领域去。体修只需要每日苦练体魄,凝聚血气;炼气士感应灵力,纳气入丹田。
而相对于以上两种修行手段,在基础三境中,专修识海的修士,则要少之又少,甚至百不存一。
首先的客观原因,当然是因为相对于炼体和纳气,修炼识海的门槛要困难的多,人未曾踏入修行,想要感应到自己体内最神秘,最难以琢磨的第三秘境——识海,的确是一件需要天赋和机遇的事。同时也是因为,在基础三境中,修行识海的手段,或者说是秘籍术法,远比其他两种修行手段要稀缺的多,一般也都掌控在少数的大势力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说,在如今的修行者中,基础三境的识海修士,一般来说都是百不存一的天才。
拿唐国举例,基础三境的修行者,体修基本上是随处可见,武馆、兵营、甚至是大街上平常的百姓,都或多或少都有修行的痕迹。这归根结底,也是因为体修基本上没什么入门的门槛,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的富贵人家,都会花费金钱来培养自己家族的体修士,用于看家护院,自保传承。因为在基础三境,相对来说体修的战力也是最强。
体修,是人间最庞大的第一修行群体。
而炼气士,则在平民之中,要相对稀少一些,不仅是因为炼气士的基础修行需要法诀和天赋,更是因为炼气士讲究传承和沉淀。炼气士的入门,对天赋的要求要更高些,而且他们大多都聚集在学府、书院那些有历史底蕴的地方。
在基础三境中,炼气士要比体修弱势许多,他们所能用于战斗的手段,也相对来说匮乏的很。
不过一旦正式踏入修行,炼气士的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甚至到了后期,纯粹的炼气士对于同等级的体修,在战力和价值上,基本可以说完全不对等。层出不穷的法诀和手段,以及炼器和丹药的辅助,都使得炼气士处于天然的优势地位。
像传闻中的那样,真正踏入修行后的炼气士,也的确是瞧不上体修的。甚至现实些说,许多的高阶炼气士,都会花费精力和药物来培养体修,作为自己的……奴隶……
总的来说,在基础三境前,体修占据完全的主导地位,无论是数量还是战力。
在人间的范畴内,体修的数量,要过八成以上,分布于兵营、武馆、和权贵门下。而剩余不到二成的数量,则是那些相对宝贵的炼气士,他们大多数都是大势力的弟子或是学生,聚集在书院、学堂等地,受着自己的势力庇佑。
至于第三类修士——识海修士,他们并不被计算在内,或者换句话说,他们并不屑于与另外两者相提并论。他们……是真正的少数人,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才。
他们不会出现于普通的学堂和书院,一般这些人,都是年少成名,声名鹊起的天才。
棋道、音律、书法和画功,这些普通人眼中的文道才运,都是识海修士的领域。甚至远古传闻中,专修于第三秘境的上古术士们,成立过一个庞大神秘的宗门——术神山。
术神山藏于云雾外围,分为五峰十院,其中琴棋书画,就正是五峰中四峰的名字,也是上古术士的四条修行分支。
所以也可以说,唐国或是任何其他的地方,琴棋书画等领域的较量,在基础三境,其实也不过只是识海修士的较量而已。这些普通人眼中的天才们比拼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没他们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测,赋予艺术色彩。只是……单纯的神识较量和考验而已……
而李牧的识海……哪怕是在经历过前几日墓碑撕裂和凝聚前,在这些识海修士天才们里,应该也完全称得上是怪物级别……就算不比某一道的天资和灵韵,单纯以识海内神识的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