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大城市里边来的啊?那你一定见过主席咯?”
“主席没见过,”栗蓉笑笑,“天安门倒是去过。”
“真厉害。”郑婶感慨,“来乡下吃了不少苦吧?”
“还好,下乡没多久就跟赵青松结婚了。”栗蓉勾唇,“他也不用我上工,我现在闲的很。”
“小赵这孩子头脑聪明,你不上工他也能养着你,真好,我们家老赵也是跟着你家赵青松赚钱。你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栗蓉笑笑:“希望吧。”
郑婶做了一个正宗的铁锅炖,边上糊着面饼香喷喷。
大锅搬上了桌,郑婶边摆碗边喊他们吃饭。
几个男人闻声走过来落座,栗蓉没看见安安,问赵青松:“安安呢。”
赵青松朝里屋努嘴:“睡了,放里面了。”
“哦哦。那等会儿再给他吃东西。”栗蓉手上捧着辅食,转身回灶房放锅里温着。
郑婶喊栗蓉快点坐下吃饭。
饭桌上几乎也是男人聊男人的,栗蓉跟郑婶说着女人间的话。
徐富喝了两口酒,嚷嚷着让各位大哥大嫂给介绍对象。
“等过段时间,叔一定给你介绍。”郑德阳笑哈哈道,像是想起什么事儿来,转头问宋先平,“宋老弟啊,你怎么没带媳妇过来吃饭?”
“啊?她去姊妹家了,就没来。”
一顿饭吃完,栗蓉帮着收了碗筷。
郑婶怕栗蓉帮着洗碗,直接把碗放锅里留着等人走了再洗。
安安哭着醒来,栗蓉抱着哄了哄,喂他吃东西。
郑婶在旁边看得满脸稀罕:“哎哟哟,乖孙儿,吃大口点儿。”
“啊呜~”安安把一整勺的粥咬进嘴里,小嘴鼓鼓囊囊,抬着笑脸冲郑婶笑,把郑婶都笑化了。
赵青松喝着茶,偶尔分出眼神来看安安,收回的视线又多了分柔情。
小家伙吃饱后,在炕上玩了好一会儿。
赵青松他们喝了茶水,到这会儿,精神也醒了不少,看着天色不早,便告别郑德阳回家去。
郑婶非常舍不得小家伙,摸了摸那小脸,让他们路上注意安全。
回到家,栗蓉给小家伙脱衣服洗澡,在小家伙胸口的衣服里发现了一个红包。
栗蓉惊讶地把东西拿给赵青松看:“竟然是五块钱呢。”
“收着吧,”赵青松抬了抬下巴,“也没多少钱。”
栗蓉白了他一眼,也就他觉得五块钱没有多少钱了。..
她弯腰亲了亲安安:“这是咱们安安第一次过年的第一个红包,妈妈给你收起来。好不好呀?”
小家伙哪里能把栗蓉说的这么长一串理解得清楚?他露着牙,拍着手,喊“麻麻~”
下雪天,栗蓉隔几天才给小家伙洗一次澡。
每次洗澡,赵青松会提着一炉炭火在旁边放着,就怕冷着小家伙。
今年不少知青回家过年,公社里的知青点空空如也。
栗蓉没打算回家,一个原因是小家伙还小,几天的火车在车上不太方便。第二个原因是,过完年,就是一九七七年,凭着对历史的记忆,栗蓉知道,七七年就恢复高考。
她想,等考上大学再回去。
首都那边寄来了不少点心年货,还有给小外孙的红包,上面写着每个哥哥的名字。
栗蓉拆红包,拆拆出了差不多一百块。
这还没过年呢,小家伙就收到了不少压岁钱。
栗蓉用个专门的袋子给小家伙装起来:“这是妈妈养你的基金哈哈哈。”
“麻麻~次~”
“给你吃。”栗蓉弄了块桃酥放他手里让他自己啃。
赵青松从外面回来,看见栗蓉坐旁边数钱,笑了笑:“大哥他们给的红包?”
栗蓉眉眼弯弯,自豪道:“安安长得可爱惨我,我给他带来三个舅舅,每年光收收红包都能拿不少钱了。”
她弯腰亲了口安安。
安安抬头,眨巴着眼睛,虽然不知道亲妈笑啥,但被亲了一口,便嘿嘿笑着。
栗蓉家里还寄来了一封信,里面栗蓉父亲给她透露出:那位已经回到中央,关于改革的一些教育政策,恢复高考的提议出来了,具体政策虽然还没下达,但未来可以明确恢复高考。
栗父在信中语重心长,让栗蓉好好学习。
栗蓉很惊讶,没想到栗家提前听到了风声,并且叫栗蓉做好准备。
栗父在银行上班的,消息估计是哥哥说的。
栗蓉记得原书中,女主并没有参加高考,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这样一封信。
这封信,给栗蓉帮了大忙。
栗蓉把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告诉赵青松,然后她就可以光明正大备考。
如果没有这封信,栗蓉想要提前复习知识,还得找借口给赵青松说的,这下好了,有了这封信,她无需多说。
赵青松问她:“你想要参加高考吗?”
“当然,”栗蓉点头,“知识改变命运,不管以后做什么,我希望我能读书,就去读书。”
“那就考。”赵青松一锤定音,“过完年,我给你弄些书回来。”
“谢谢。”得到男人的支持,栗蓉心中流过暖流,凑过去在男人脸上亲了一口。
“哎,”栗蓉突然道,“你也一起考吧。咱俩一起考去首都。”
赵青松脸色忽然有丝僵硬:“算了吧,我哪儿有那个看书的心思?再说了,我也没读过几年书,媳妇儿啊,你饶了我吧啊?”
“噗!”栗蓉笑了,见他实在排斥,无奈道,“那我自己去念?”
“去呗。”赵青松逗着儿子,随口答道。
栗蓉挑眉,故意逗他:“不怕我在学校认识更优秀的人?”
赵青松蹙眉,抬头看她,把挂着得意笑容的栗蓉单手箍进怀里:“你敢!老子不弄你,老子弄死那些野男人。”
“哎~我看你都不着急。”
“求你了媳妇儿,饶了我吧,你男人真不是读书的料,我们家有你一个大学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