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会治病救人,不懂治国。”
“只能把我想到的一些问题告诉殿下,如何解决就要看圣人、殿下和群臣的了。”
李治有些失望,不过迅即就掩去,道:“请说。”
陈景恪说道:“刚才我说过,不论大唐想要做什么,人口和粮食都是最重要的。朝廷必须要想办法增加人口,增加粮食的产量。”
“不论是治国还是开疆拓土,都需要足够的人才……朝廷必须要想办法培养出足够多,且足够忠心的读书人。”
“海洋广阔无边,朝廷要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水师,确保把大海掌握在手中……”
“如果我们灭了辽东三国,再打败西突厥把西域纳入统治范围……介时大唐的边境从东到西横跨万里之遥。”
“到时候我们的军队如何轮换……府兵制还能不能吃撑的住。如果支撑不住,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吐蕃地处高原,大唐的军队进入高原就会失去战斗力……战略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他们手里,我们只能被动防守。”
“如何把吐蕃人困死在高原之上,甚至培养出一支拥有在高原作战能力的军队,主动出击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占据如此庞大的土地,如何实现有效的治理?继续用羁縻政策?还是想办法设置州郡?”
“归降的各部该如何管理,是给他们划一块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部落和风俗习惯,还是改风易俗让他们成为唐人?”
“如果许其划地自治,将来他们反叛的怎么办?就是引狼入室为子孙埋下祸根。”
“如果强迫其改风易俗,他们现在就会反叛,甚至导致百族离心。”
“……”
陈景恪一口气提出了十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眼下大多都还不是问题。
但从时间维度上去看,未来必然是会遇到。
李治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是个聪明人,顺着陈景恪的思路稍微一想就知道,这些问题并非杞人忧天。
“景恪,你既然能看到这些问题,必然有解决之法,还请教我。”
陈景恪并不上当,道:“能看出问题并不代表就能解决,非是我不愿意说,而是确实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殿下与其问我,不若多向圣人请教,他雄才大略必有良策。”
李治很是不甘心,但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
之后他指着地图请教了许多地理上的问题,陈景恪捡知道的回答了一些,不知道的就以没记住为由搪塞过去。
期间李治几次突然提出治国方面的问题,不过陈景恪早有防备并没有上当。
李治依然不甘心,就转而请教起了《老子》的问题,试图以此来套话。
陈景恪照样不上当,说起大道理来一堆一堆的,说到具体事务一概不知。
李治实在无法,也只能放弃了这个打算。
等他离开后,就写了一份奏章,把今天的情况报告给了李世民,重点提到了李大亮病重的事情。
然后又单独写了一封密信,把陈景恪提出的这些问题做了汇报,并请教该如何破解。
此时李世民的御驾刚刚抵达太平宫,接到奏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从他离京开始,李治每天都会写奏章,汇报一天的详细情况。
单独写信也是常有之事,往往是请安问好,或者是遇到了疑难问题找他请教。
在他看来,这一次理应也是如此。
先拿起奏章,看到里面的内容就变得唏嘘起来。李大亮可是他很信重的臣子,没想到竟然病重至此。
当即就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李大亮的,赏赐他药材、财物等,并让他好生养病。
一封是给马周的,让刑部侍郎、将作少监阎立本任检校工部侍郎,帮李大亮分担一部分工作。
处理完公务,他才打开那一封私信,看到里面的内容脸色一变坐直了身躯。
反复把这封信看了几遍,他嘴角才浮起一丝笑容。
“陈景恪,你果然还有事情瞒着我。”
“雉奴,你终于露出马脚了。心有猛虎而细嗅梅香,哈哈……好,不愧是我和观音婢的儿子。”
随后又再次提笔给李治回了一封信。
信上没有透露什么东西,只是提醒他,不要把这些问题透露给外人。
并让他多和陈景恪交流,多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
还说等避暑回宫,会考问他这些问题的答案云云。
把信写好并着人送往长安,他就开始思考起陈景恪提出的这些问题。
越想就越觉得这些问题提的很精辟,每一种都是大唐必然会遇到的。
比如府兵制的崩溃。
这个推测非常合理,府兵平时务农战时为兵,平均下来两年当兵一年回家轮休。
战争期间缴获的物资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能补贴家用。
要是能立下功勋,那简直是光宗耀祖。
如果战线拉的太长,轮休就会变得很麻烦。不用等将来,现在就已经初露端倪。
安西都护府的兵三到五年才会轮换一次。
原因是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就需要半年的功夫。要是轮换太频繁,时间全耽误在路上了。
等到大唐拿下西域全部土地,一来一回光赶路就需要大半年,恐怕轮换起来会更麻烦。
到时候七八年、十来年来年轮换一次都不是没有可能。
这么长时间不回家,将士们必然会有意见。
而且离家这么远,缴获的物资也没有办法带回来补贴家用,对将士们的家庭也是个巨大的负担。
到那个时候,当兵恐怕就会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苦差事。
这些问题积累在一起无法处理,就会导致整个府兵体系的崩溃。
府兵制是大唐的根本国策之一,一旦崩溃可能会引起天下大乱。
之前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没有人提醒过。
可以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