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并肩而行,一路谈笑风生。
直到快要抵达城门口时,刘昊突然停住脚步转身问道:
“杨议郎,父皇曾经提及,弘农杨家乃大汉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可有此事?”
杨彪微微颔首道:
“弘农杨氏世代耕读传家,从先帝那一辈起就是朝廷栋梁之臣,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
“可是我却听闻,你这议郎之职,乃是张让举荐。”刘昊眼睛微眯着斜眼看着杨彪。
听闻这话,杨彪脸上的表情瞬间僵硬。
片刻之后方才轻叹一声道:
“殿下果真聪慧,彪确实是靠家族托张让举荐得此官职。”
说话间,杨彪神情黯淡,语气哀婉。
随后,立即下马朝着刘昊拱手跪拜道:
“但彪之心,天地可鉴!殿下赈灾之所为,彪亦是深感佩服,愿誓死追随殿下。”
杨彪的态度极其真诚,令刘昊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且这杨彪也算是有些识务,知道自己现如今已经站队到了自己这边,便毫无保留的选择效忠于他。
“好!”刘昊伸手将杨彪扶了起来道:“吾虽然年幼,但也知恩图报,汝今日来投,吾必不负你。”
听到刘昊这句话,杨彪顿时激动的点了点头。
姓名:杨彪,字文先
年龄:24岁
体质:35
武艺:16
内政:85(+3)
智力:69
军事:21
友好度:90%
技能:尽节/被动(忠于汉室,政治永久+3)
不错,加上技能好歹是个政治属性88的文士,现在自己急缺人手,收了收了。
“如今,弘农、三铺灾情已定,过几日便出发前往郡国,那里连翻七日大水,灾情亦是严重,文先有何看法。”刘昊现在称呼也变了,直接喊杨彪的字。
“此次前去赈灾,必定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路途遥远,沿途还有各种阻碍……”
“下官认为,赈灾乃国事,民生虽重,但若无粮草军饷,百姓也不足以安居乐业,所谓国难当头,救民于倒悬。”
“所以彪愿立军令状,回家族争取足够钱粮,用以支持殿下前往郡国赈灾,以明彪之忠心。”
刘昊闻言大喜。
“好!既然如此,就请文先立刻回去准备吧,吾等着文先的好消息。”
“喏!”
……
弘扬城,官府。
书房内,刘昊处理着政务,刘伯温从旁协助。
“二哥,如今的大汉,你怎么看?”
刘伯温抬头看了看刘昊,也不欺瞒,叹了一口气,直言不讳的说道:
“大汉正是风雨飘摇之际啊,如今陛下不理朝政,宦官把权,百姓无依靠,民心不安,长此以往,恐怕难免生变。”
刘昊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朱笔,缓缓道:“我若掌权呢?”
刘伯温眼神闪烁,沉默片刻,轻声笑道:
“若真有那么一天,自然是最好不过,但你现在只是一个皇子而已,就算你真的掌权,那又能做什么呢?”
“做什么?”
刘昊淡淡一笑,语调平静的说道:“既然父皇不管朝堂,我便先替他管理吧,等到他醒悟,自然知晓我的苦衷了。”
“哦?三弟打算代父行政?”
听到这话,刘伯温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似乎不太相信刘昊居然会有这种念头。
刘昊却是微微颔首,并未解释。
他虽然穿越时间较早,但是很多东西还是需要慢慢摸索,所幸,这几年学习的倒也没白费。
刘伯温深吸了一口气,问道:“三弟,你可想清楚了?你现在还小……”
刘昊摆了摆手,说道:“我已经考虑清楚了,我只希望大汉能够国泰民安。”
刘伯温闻言,沉吟了半响,忽然笑道:“既然三弟你有决断,那么为兄也就不劝了,反正这些年来,你做的每一件事情,我也都全部支持,既然你想试试,那就试试吧。”
刘昊轻笑着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书房休息去了。
第二天,杨彪在家族中极力争取,支援刘昊粮草万石,钱千万。
可见杨家对刘昊是极为重视的。
熹平五年六月。
皇子昊,平蝗灾于弘农、三辅。
颁布以工代赈,鼓励流民垦荒,抚平灾患。
其中共计收拢流民十万众,并使其安居定所,数县恢复耕作,使流民逐渐稳定,粮食危机也得到缓解,弘农郡周边郡县流民纷纷效仿。
同年九月,皇子昊治水患,救济冀州、徐州、兖州、青州四州之地,收拢流民八十余万,并且将原属于流民的土地划归其名下。
同时继续颁布以工代赈政策,鼓励流民垦荒,开发荒山,并且组织流民修筑防洪堤坝,修建河渠,疏通河道。
九月下旬,灾情平定,皇子昊巡视各州县,于济北国见农户收获灾后仅存的作物时,心中有感作《悯农》诗一首,诗曰: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此诗一出,顿时传遍了四洲之地,此诗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引人入胜,很快便广为流传。
这首诗意境也极好,饱含仁义与慈悲之意,令百姓感激涕零,甚至有人立志为皇子昊立庙塑像。
士人亦是褒奖有加,曰皇子贤德,幼而有才。
一时之间,士人争相效仿,借景写诗,竟形成新的文学潮流。
之后,刘昊之名广传大汉各州,成为一段佳话,为其赢得了美誉。
同时,刘昊的声望值也是蹭蹭的涨了起来。
【叮!恭喜完成赈灾事件,获得声望值2000点!】
【叮!恭喜宿主解锁成就“名传天下”,获得声望值2000点!】
“哈哈哈!发财了!发财了!一下来了四千声望值!再来5000声望值系统就又能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