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第四十九章:抱歉,我家太守不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抱歉,我家太守不在(1 / 2)

“快快说来,是何家女子。”

刘备当即来了兴致,在小沛之中还能找到良配,那自然是好的。

况且徐伯文最近的风评,刘备越是了解就越想要深交。

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像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所以现在相关于徐臻的这件事,刘备还是颇为上心。

简雍表情也是兴奋,但旋即冷静下来,道:“小沛之中,在乡里其实便有闻名数十里的良配,那家姓甘,为庶人商贾,公祐必定知道。”

“哦?!公祐?”

曹操看向了孙乾。

左侧孙乾先是一愣,随后回想了许久,登时恍然,一拍手立起身来,也是面露笑意,“我想起来了,在小沛的确有这么一家,家中女儿自小勤劳,知书达理,据说是极美之人。”

“她家在小沛内素来有行善之名,而不求回报,是以积累了许多名望,这些年,光是在各家妯娌之间,相谈多是夸赞。”

“从未听闻过任何不善风评,如此也为当为女子之中得察举之士了。”

刘备听闻孙乾这评价,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在待嫁的女子之中相当于如推举之士,那可就不一般了,这要多少民望才能传出如此名声。

而且妯娌之间本来就互相不喜美貌,却一个劲的夸此女美貌,这么说来岂非是世间少有?

说得我都想去求娶了。

刘备以往在家中有一妻,但在多年前已经亡故。

如今正是无人照顾的时候。

这时,简雍又劝道:“如此良配,再加上徐伯文的名声,日后必能成就一番佳话,若是主公可促成此事,日后自当让徐伯文感念极深。”

“或许,感激涕零也不为过。”

“一段良缘,却也并非是我等刻意奉迎,谄媚为事,而是徐伯文堂正之风,严于律己,勤政爱民,主公身为汉室宗亲之后,当他为真英雄。”

“既如此,英雄惜英雄也,何来谄媚一说?此乃是主公所赐良缘,便像是为自家兄弟讨娶一般。”

简雍的口才的确是不错,主要是他跟随刘备太多年了,太明白其心意,也懂得关羽与张飞两人的脾性。

是以,明言这非是在谄媚讨好徐臻,而是英雄惜英雄。

果然,他说完这话后,刘备的身子稍稍坐正了些。

关张两人的脸色也顿时好看。

否则若真的一干男子在此商量着如何以女子讨好徐臻,味道就不对了,而若是说当做为兄弟讨娶,那便又不一样。

刘备笑了笑,顾左右道:“既如此,当去下聘讨娶也,宪和且去鄄城寻一寻伯文,将此事告知于他。”

“我这就去。”

说话间。

简雍又匆匆转身离去,但很快他便归来,而且脚步更加急促。

“主公,又得一消息。”

刘备等人还在商议来年开春屯田农耕之事,听见消息当即抬头,“何事?”

“徐伯文……”

“哎呀,又是徐伯文!宪和,你就不能少提一点,上次和他喝酒是真的给你灌了迷魂药了!?”

张飞脸色一下就黑了。

话语也就不客气起来。

吓得简雍连忙面露苦涩,苦笑摇头。

刘备见状转头瞪了他一眼,对简雍平静的道:“还有什么消息,宪和你说。”

简雍拱手道:“徐伯文打造了一种灌溉农田的用具,可让低处的河水,流向高出储蓄成池,而后又再流往各个田地。”

“曹公已经下令广为推及,让境内各地郡县皆学习效仿,来年可节省过半人力。”

“哦!?”张飞脸色一愣,咂了咂嘴巴,连忙和善的笑起来,“宪和,那俺刚才声音有点大了,对不住啊。”

“这是好事,得提,应该多提,这个徐伯文还真能为吏,节省过半人力,那岂不是意味着,又可以开垦多一倍的良田。”

“哎哟,那可就意味着多一倍的收成!长此以往,军粮得囤积多少!?这打仗不愁吃了呀。”

刘备脸色很沉着,仿佛正在思量什么,特别是听到了张飞的话之后。

打仗不愁吃。

百姓能吃饱饭,就有民心。

灵帝末为何乱,那就是百姓吃不饱饭。

董卓为何祸乱后宫时,能稳住形势,但后来却遭天下共反,还是因为百姓吃不饱饭,而董卓不肯将鹛邬三十万石粮食拿出来赈灾。

吃饱饭。

在乱世是何等重要。

这是老百姓的命。

有徐臻这等官吏在,到何处都可安置百姓,能种田囤粮,因此得民心,作用太大了。

“宪和,我与你一同去找他!”

刘备当即起身,沉声道。

“二弟三弟,随我一同去。”

关羽和张飞两人对视一眼,都暗自点头,起身答应。

既是英雄,当去见一面。

……

鄄城。

典农所。

现在应该也就衙署,不过是办的陈留之事。

在数日之内,徐臻还致力于灌溉管道打造,并且和军民一同铺及各地的时候,曹操并没有让他费心。

命荀彧派人,将衙署后院扩了几个宅院,让徐臻住了进去。

甚至赐了十几名貌美如花的女婢在府院之中。

不过徐臻并没有受之,只是在婢女中命了一人管理,顾及日常用度,并嘱托以勤俭为主,不可铺张浪费。

此时,正堂之上,典韦从外归来,向徐臻禀报,“太守,那位玄德公特意从小沛来拜会。”

“玄德公。”

徐臻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一郡之地的政务,和鄄城一角县城大小的地界是截然不同的。

多了数倍不止。

而且繁杂。

各地官吏他也要重新熟识。

好在那些人,在张邈叛乱之后,已经换了一批,多是荀彧推举的颍川名流士人,荀彧对他们有举荐之恩。

所以特意嘱托之下,对徐臻也服帖。

“不见。”

徐臻当即回绝。

“就说……我此次并不在衙署,去了陈留上任,要处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