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上石敬瑭表
秘书监众人除了裴潜以外,其余的都识趣的告退了,随着王邑、杨沛二人过来的,还有负责代天子奉迎传诏、叨陪末座的黄门侍郎毌丘兴。
几人在庑廊下稽首行了礼,穆顺受命在院子的草地上摆好席榻,让这四人相对而坐。皇帝自己则坐在正中的庑廊里头,身后摆着一道漆木屏风,此时日头渐渐西斜,皇帝的大半个身子在阳光下,面部则隐藏在庑廊的阴影里。
皇帝已经开始进入变声期了,说话的声音不再像以往那样清脆嘹亮,而是带着一丝略微低沉嘶哑的声音开口道:“幸赖将士用命,河东的战事差不多业已平定,只剩些乱兵流贼仍在上蹿下跳,不足为虑。如今河东该做的主要是两件事,一是立即劝散失流民回归乡土、恢复生息二是追定贼首之罪,以儆效尤。你们二人一个是河东郡守、一个是河东决曹,职分所在,理应有所裨益之策献上。”
这样的场合,第一个说话的该是太守王邑,他是早在很久以前就准备好了筹算的,为了不显得他早早窥见君心、有备而来,他谨慎的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入春以来,朝廷连发数诏,督各地以生民为重、农桑为要。其中国以民为本,民以农为先之语,臣以为实在是切中肯綮。”
他先是背了一段皇帝的诏书,拍了下马屁,然后说到正题:“军兴以来,河东田芜廪虚、百姓流离。若要劝民回归,勤务农桑,当以屯田为重。不若重设农曹,使之招亡纳叛,至于如何畴量田土、如何分判宅地,自可一概委之,料想事权一统、政务必当练达。”
这是老生常谈,皇帝听了不觉得新鲜,只是敷衍似得点了点头:“嗯,黎庶归乡而务农,兴屯田之要,资以廪赡,必得利百倍。”
屯田是皇帝在去年为了收纳安民休息而提出的法子,遇到这种问题,合格的官员都知道该如何投其所好,但这仅仅只是合格而已,并不能表现出跟寻常官员有什么不同来。
王邑敏锐的察觉到皇帝平淡的态度,心里有些发慌,他通过贾诩口中得知皇帝准备在河东郡布施新政,一旦有所成就,就会立即铺陈天下。朝廷势必会对河东倾斜大量资源、心血,这些不仅包括政策、财货上的支持,人才培养上也会紧随着跟进,河东将会是未来官员晋升的快车道、镀金地。
不然的话,区区一场豪强作乱,皇帝至于要这么大费周章的御驾亲征、至于要将河东盘根错节的豪强们斩草除根么?
皇帝对河东越重视,就代表河东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越重要,河东是注定青史留名的地方,而作为可能成为首任新河东郡守的王邑,河东也是他本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的地方。
尤其是皇帝新进提拔杜畿担任郡丞的举动让他心里很不安,所以他得紧紧抓住这次机会,贾诩已经给他铺垫了那么久的路,接下来能不能继续待在河东为皇帝主持新政、博得功名,就全靠他自己了:“臣以为,河东南临弘农、中原,北视并州,西顾关中,东望冀州,乃天下之要地。若能恢复,今后无论是北击匈奴,还是东灭寇贼,河东必成朝廷资粮之地。”
他这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今后朝廷不管是打冀州、入中原、还是伐漠北,都需要河东作为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借助水陆运输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虽然南边的弘农郡同样能起到相似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弘农并不值得皇帝为其付出太多心力,而且弘农也做不到河东这样干净。
皇帝虽然知道王邑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大抵是贾诩对其透露了机密的缘故,但还是提起了兴趣,毕竟这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优势,刚才王粲不就是因为知道的太少了所以才把错了脉?
关键信息知道越多,就越能抢占先机,中央要什么新政策的时候,消息灵通的早在好几个月前还是形成草案的时候就知道了,不灵通的直到新闻大白于天下才后知后觉。这一个时间差与信息差就是成败与否的关键,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要结识上峰,毕竟上头有人是真的好办事。
皇帝上辈子是做惯了这种事的,对此不置可否,轻声说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勤耕积粟,可以丰殖。河东一地关乎紧要,不可不慎,除了屯田,你还有什么尽快休养生息的方略,可一并进陈。”
“谨诺。”王邑略低一低头,说道:“臣愚见,治理河东,可盐铁、屯田两策并行。其间盐铁可分为两事,一者是盐,河东郡下可设盐曹等官,专司煮盐贩盐等事,其所得之利,可供来附黎庶安居之用二者是铁,铁官乃农器所出,不可寝废,可使其造犁、锄、镰等物,以售黎庶。用盐利当做给归乡黎庶的安置钱,黎庶再用此钱寻铁官购置农具、或是赴市购牛。等若是使钱在外流了一圈,又重归府库,还能使民间再兴转输、启用新钱,在外黎庶得知,必扶老携幼、日夜竞还。”
王邑这套治河东的策略涉及到屯田、盐铁、甚至还有新钱,不仅说的有理有据、极为可行,而且样样都说到皇帝的心坎上。
皇帝这才有些动容,他在乎的不是王邑恰到好处的说到了他最为看重的几项政策,而是对方所提的意见隐隐符合货币流通的理念。他按下心中惊异,抬声问道:“你是通儒刘公的门生,理应学些欧阳尚书、京氏易,怎的还读过管子?”
王邑一颗心突地一跳,禁不住答道:“唯,臣少不知事,只读过几篇。”
“这怎的叫少不知事?”皇帝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