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礼记·王制】
“董公此言甚谬,屯田尚书郎不过一时之制,若以始论,屯田之制还是孝武皇帝初建,则该由屯田校尉领之。而延至当今,校尉之职,何以当之?”黄琬看出了董承的把戏,左右不过是想在迎合皇帝意图的前提下,将一些无关紧要的权力转移给兵部,如此做做样子。
黄琬又岂会让他如愿?
侍中杨琦面色也跟着说道:“太尉掌军事,屯田事关军机,粮草实乃重中之重,若以此托付于一尚书郎,又如何能体现陛下倡议屯田之心?更谈何压服各地典农郎将、校尉了。”
尚书令吴硕见董承面色铁青,一副忍耐着不敢发作的样子,急忙站出来为他分担压力:“董公只是借古喻今,非是由尚书郎担任此等大事,黄公、杨公多虑了。如今尚书诸部,唯有礼部、兵部权责不定,而礼部近来与工部皆有事务,这屯田一事,依我之见,不如……”
“屯田之制,说来也是任重于农桑,与‘兵’字无甚关联,却与大司农等外朝职事相仿。”赵温立即打断了吴硕的进言,也不管自己刚才是如何的拔高屯田的地位,此时又出言降了一格,像是非要将其分给太尉领受。
董承深吸了一口气,恼怒的他心念一转,忽然想到,屯田也不失为一个好差事,且不论是各州典农中郎将所治的数万顷田、每年数百万谷麦,单就是那数万户的屯田兵就是个令人垂涎的蛋糕!虽说这些屯田兵分散各地,平日也就只有农闲时才会组织起来练练兵,当不得大用,但在近畿之地已无兵权的董承眼中,却不失为一个利好。
将屯田纳入太尉府治下,这么显而易见的好事,当时在与董凤、胡邈等人议论时,如何不见一个人提起呢?
董承没有想太多,只觉得接受了屯田,就可以从中攫取太多好处,而如今在朝的民屯长官、劝农令第五巡已然没了马日磾这些关西大臣作靠山,等接手了军屯,就更有机会去插手民屯。胡邈他们没有提及此事,想来应是觉得将军屯调入兵部,其上有个尚书令吴硕是自己人,同样能保证大权不失,还能避免因为权力过度集中而遭到皇帝猜忌,但董承却不这么想。
一是吴硕太狡猾,趋炎附势,接连侍奉三主,人品靠不住。虽然对方确实略有智计,董承自诩并不能彻底掌控此人。二是尚书令对各部的控制力已经不再是当年了,像是吏部、度支部如今甚至可以直接向皇帝请示,要想借吴硕来影响兵部,并不容易。
所以,董承犹豫了一番,哪怕是赵温、黄琬等人明显是不怀好意的要将军屯推给自己,自己不仅算计着利弊,也得在皇帝的注视下将其接过来。
“若是在太尉府下专设职司,岂不与尚书郎无异?而况太尉身为三公,专司一事,臣窃以为不妥。”董承假惺惺的说道。
吴硕闻言一愣,他心机谲诈,如何会听不出董承的弦外之音?这看似推诿,实则就是委婉的答应了!他不明白为何作为众人之首的董承会临场改变决策,而且也未曾事先与他商量,一时间吴硕心中念头飞转,不知道在想什么。
董承有些不情愿的软化了语气,稍显退让,静静听了半天众人意见与态度的皇帝,此时也乐得开口跟他谈‘条件’。
说是‘条件’,其实是皇帝早已与赵温、荀攸等人商议好的方案,皇帝看准了董承耐不住诱惑、以及急于表现的心思:“军屯事涉钱粮,乃国之大事,如若置于太尉府下,既能得其所,亦能彰显朝廷重视之意。今后太尉专管朝廷军屯经营事务,各地典农郎将、校尉,皆归太尉调遣,凡粮草转运供给、各处城防修缮、征调民夫等事,亦由太尉司掌。”
董承听到这里,面色一喜,这等若是获得了后勤大权,他还未应下领旨,却听皇帝又接着说道:“以上种种,各设屯曹、运曹、防曹、役曹等掾属于太尉辖下。此外,改太尉金曹为计曹,度支部也要派驻能吏,担任其职,今后一应开支用项,皆由计曹审定,至于统属,一如度支部与郡县度支曹掾等成例……”
什么?要度支部派遣吏员到公府里去?董承心里陡然一寒,别的不说,度支部审计有多厉害,无论是他,就连其他公卿、地方长官,都是深深见识过的!
在以往的时候,各类官府花钱办事还能大手大脚,对府库里的钱,一百当五十用也没人追究。这种陋习积弊已久,久而久之也滋生了大批官商共同体,浪费了朝廷资源。而有了度支部后,公卿各掾属次年预备支出多少钱,都要向度支部提交详细预算,由度支部进行查验审批,方可支取。若是提前花完了预算,还得再次向度支部申请,并且每年的收支记账都要有迹可循,统一交给度支部核账,一旦有纰漏就会受到严厉的责罚。
起初的时候尚有不少人怨声载道、埋怨束缚太过,度支部尚书太过权重,但皆被皇帝整治了回去。几次风波之后,底下再无人质疑中台改制的正确性,挥霍浪费的不良风气急剧转变,每年不知为朝廷节余了多少钱粮。
董承见识过每年由属下给度支部报送账目、预算时受到的麻烦,仅仅只是每年报账,董承都觉得备受约束,何况是从此以后要在他眼里插上这么一根刺?他猛地抬起头来,心惊肉跳的看向皇帝,壮着胆子说道:“君上,自尚书于公府之中派驻曹掾,似有以尚书钳制上公,以微制尊……臣以为此大不符礼制,也不合乎成例,还请三思。”
“吏部、度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