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夜归鹿门歌】
日暮时分,江面上泛起粼粼水波,映照着西方半轮残阳,仿佛有一条鲜红的绸缎在水面上飘荡。
微冷的江风扑面而来,带着清新的湿气,还有船夫们粗犷豪放的歌声,嘹亮的野曲,每只小舟一唱一答,将零散随流的渔家彼此联系。正是收鱼的时候,渡头处处挤满了打鱼归来船只,无数的鱼在舱中跳跃着,闪动着铁青、银白色的腹背。年轻的渔家人裸露着发热的胸膛,光脚踏着江水,挽着小舟搁上沙滩。
渡头早已聚成了一个草市,相互熟悉的渔家人各自攀比着一天的收获,附近豪富家的下人在此等着拣选最鲜活的江鱼,就连乡里的农人也在草市漫无目的的闲逛着,瞅空折买一尾小鱼回家。
这条热热闹闹的渡头因为毗邻江上鱼梁洲,故称为渔梁渡。
中年文士乘着大船,从船舱中看到这幅热闹景象,虽已日暮沉沉,草市逐渐燃起了篝火,俨然未有散去的趋势。
船抵至洲上,有数名苍头奴仆牵马提灯,在岸边等候多时,为首的却是一名其貌不扬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相貌平凡,个子稍矮,一双眼睛里却似乎闪烁着星光,见到这名文士从容上岸,他向前一步执礼道:“晚辈庞统,见过黄公。”
“司马德操素有清名,能得与之畅谈,胜读一经。”黄承彦着意看了下对方的双眸,含笑点头:“士元去了一趟颍川,变化颇多。怪道庞公常称你为璞玉钝剑,一旦琢磨,必锋芒暴露。”
“黄公过誉了。”庞统笑着答道,眼睛里有光芒闪烁,并伸手为其指引着一条小路。
黄承彦随口问道:“庞公安在?”
“叔父正在园里锄菜,说是要招待黄公。”庞统侧过头去,眼中的光芒立时消失不见,没了眼中的神采,他顿时就像是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毫无出奇之处,也难怪世人称其质钝。
“他倒是好志趣。”黄承彦拊掌一笑,跟着庞统沿路走去,走到一半,他却冷不防回头遥望,只见江对岸篝火闪烁,渔船穿梭——适才庞统眼中的光芒竟是从这里倒映而来的。
鱼梁洲不小,上有树林房屋,还有一畦菜地,一个老农佝偻着腰,在地里掐着菜,身边只跟着一个年轻人,一手挎着篮子,一手拿着火把,腰间还佩着一柄长剑。
黑灯瞎火的,点着灯老人也看不太清楚,只见他只手掐着一根根部粗大的菜,正要用小锄头弄出来,黄承彦适时赶到了:“这棵菜老了,不好吃。”
“你懂什么农事?”老者正是庞德公,他嗤之以鼻,像是赌气一般,头也不抬的将那棵菜拔了出来。在烛光的照耀下,那棵菜茎白叶绿,煞是鲜嫩:“早春的菜,没有老的,更没有晚摘的说法!”
庞统在一旁垂手而立,静静地听着两个相识已久的老人说话,连上前搭把手的意思都没有。那名跟随在庞德公身边持火的年轻人看了庞统一眼,见对方无动于衷,自己也装成一根木头。
“好,我不懂,你懂。”黄承彦被这个固执的老人气笑了,他家传驳杂,除正统经术以外,巫医百工之书亦有习传。如今被人鄙视不懂农事,他除了好笑以外,实在是不想与对方计较。
庞德公哼了一声,将那棵菜丢到年轻人胳膊挎着的篮子里,手也不擦的就往黄承彦青色的衣袍上抓去。他紧抓着黄承彦的胳膊,作出老友相逢时热情的样子,黄承彦表情一紧,身体僵硬的任由他领着自己往屋子里走去。
年轻人挎着一篮子菜,腰杆笔直的跟在后头,庞统见状忙小步跟了过去,两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庞统目光瞅了瞅那年轻人腰间的剑,小声嘟囔道:“你真是时刻不忘这柄剑。”
“忘不得,这是故人的剑。”
庞统露出不符合他样貌气质的狡黠,瘪了瘪嘴。
“刘使君前日里遣派中郎将韩晞与使君从子刘虎领兵五千,赶赴江夏为黄祖前锋,不日将进讨柴桑。”轩窗之下,两人分席对坐,各自的桌案上摆放着丰富的酒食。奴仆都已遣退,室内只有庞统与那名佩剑的年轻人陪坐。黄承彦没有理会庞德公前后摘下的菜,径直用筷箸夹了块鱼肉。
庞德公不满的用筷子敲了敲桌,像是在教训晚辈:“君子食不言。”
黄承彦毫无惭色,向对方坦然的示意了自己的衣袖,上面印着几根黑漆漆的指印。
庞德公不作声了,他们两人认识多年,私底下早已不拘礼法,言笑随性,颇有些道家自然的意味。此刻他也夹了块鱼肉放入嘴中细细咀嚼,口中忽然纳闷说道:“怎么是刘虎?刘磐呢?”
刘表从山阳带来的亲族晚辈中,只有两个可堪一用,除了骁勇有名的刘磐,另一个侄子刘虎却默默无闻,稍有逊色。若论在刘表眼中的重视,终究还是刘磐为先。
“刘磐去了江陵看舟师。”黄承彦说道:“我也奇怪,刘景升既已改了心思,向朝廷示好。此番东下扬州,不派刘磐,反而说不过去。”
“江东孙策,岂是易与之辈?”庞德公轻飘飘看了一眼安静吃菜的庞统,复又说道:“使君或许只是做做样子,没成想却走了一步好棋。若黄祖与孙策死斗不休,颍川人或许就要笑了。”
“彼等何故这么大费心思?”黄承彦虽懵懵懂懂的知道一些事故,仍不明所以。
“庙堂之上,肉食者的心思可比我等深多了,彼等自有彼等的谋算。”庞德公略叹了口气,这些还都是他靠着庞统的猜测、进行无中生有般的判断,究竟在背后有什么用意,就连司马徽都不知道。
这些事情非黄承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