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111章 张璁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张璁2(1 / 4)

“秉用,那你看应该如何?”

王瓒是礼部尚书,是大九卿,是正二品的朝廷高官。而张璁只是刚刚中进士不过四个多月的新科进士,目前才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两个人的地位应该是天地之别。

但王瓒对待张璁还是非常客气。

两个人年纪相差十来岁,官位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两个人一直相处很好,关系维持的非常不错。王瓒并没有因为自己官位高,就瞧不起张璁七次会试没过的举人。张璁也没有因为王瓒是朝廷重臣,就去谄媚王瓒。

两个人一直保持着很友好的朋友关系。

双方接触都比较随意。

张璁正德15年会试考中之后,因为明武宗没有回京主持殿试,所以只能是一直留在京城。其实一半的时间都是在王瓒家里,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关系是相当好的。

只是张璁成为榜眼,开始入仕之后,反而影响了两个人这种友好的朋友关系。王瓒对于张璁多了一些客气,张璁对于王瓒也多了一些尊重。

人就是如此。

以前张璁只是举人,也没有入仕,不需要求王瓒什么事情。两个人的交往不掺杂其他东西,因此两个人相处反而更舒适。现在两个人都在官场,反而是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不过王瓒对于张璁客气,不是因为王瓒知道朱厚熜欣赏张璁,而是因为王瓒知道自己这个好友很有能力。不仅学问好,而且通读很多不隶属于科举范围内的书籍,真正的博古通今。

以前张璁一直落榜,就算再有才华也没有用处。

但现在不一样。

张璁已经中进士,而且是榜眼,从跟脚来说非常好。每次科举成绩越靠前,出身就越好,未来升官速度就越快。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科举名次的朝代。而且张璁此次跟着彭泽清查庄田,又立了一功,升官在即。上面还有皇帝的器重,别看现在只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王瓒知道用不了几年,张璁就能够嗖嗖的往上走,真正的扶摇直上。

因此也想听听张璁这个被皇上看重的人,是怎么选择的。

“当然是按照皇上的要求,支持皇上的继统不继嗣的主张。”

“秉用,一旦支持皇上的想法,你知道其他人会怎么说我吗?”

王瓒皱眉。

在明清这样皇权巅峰的年代,讨好皇帝是必须的事情。因为皇帝一句话,就有可能改变一名官员的命运。后来网上讨论明朝的时候,不少人简直把廷杖当成是好玩的事情。表示明朝很多大臣为了出名,故意找皇帝的廷杖,那都是扯淡的。动用廷杖,哪里是那么好玩的,而且是皇帝权威的体现。

明武宗时期,刘瑾嚣张跋扈的时候,对那些大臣动不动就实施廷杖,打死了好多大臣。后来明武宗要南巡,一堆人反对,明武宗再次动用了廷杖。

当时有多惨烈。

明武宗可是打死了十几个大臣,以至于到了明武宗末年的时候,科道官员都鸦雀无声,不敢再劝谏皇帝。因为科道官员都被明武宗廷杖打怕了。

明武宗可不惯着科道官员。

你是言官又如何?

一旦生气了,就给你们实施廷杖。大规模的廷杖下去一次,必然会有被打死的。那些大臣也都是普通人,面对如此惨烈的廷杖,谁敢不要命。

以至于到了明武宗末年,劝谏明武宗的变成了一些京城下级官员,科道官员反而不敢说话。明武宗连科道官员,也就是言官都动不动挥动廷杖,这些下级官员算什么。

这个时候谁敢为了邀名,自己找廷杖受。就算没打死你,也罢你官,打的你躺在床上几个月都下不来。甚至有很多身体条件不好的,回到家养病,就一命呜呼了。

历史上嘉靖皇帝又何尝不是如此。

左顺门血案,嘉靖皇帝把在左顺门哭谏的上百名大臣实施了廷杖,当场就打死了十几名大臣。后来有人求情,嘉靖皇帝再次生气,把那些人抓起来再打了一遍。

像杨慎,左顺门哭谏之后,被皇帝打了两次。

自己找打?

有几个人有病,自己找廷杖。真以为皇帝的廷杖只是吓唬人的。锦衣卫实施廷杖,稍微动点手脚,就可以打的你非死即残。而且在大明朝,真正有政治抱负的大臣,哪一个需要这样邀名。在大明朝真正想要施展抱负的大臣,谁会这样惹怒皇帝。被皇帝厌弃的大臣,是不可能成为朝廷重臣。没能够成为朝廷重臣的大臣,拿什么施展心中的抱负。

什么时候看过杨廷和、高洪、张居正这样的首辅大佬,年轻时候主动找廷杖的。他们这些内阁首辅,哪一个不是因为皇帝的宠信,才来到了这个位置。

因此王瓒也是想要支持皇帝。

得到皇帝的宠信,才能够继续升官,才能够干更多其他的事情。

但支持皇帝,却很有可能被读书人排斥。光是有皇帝的支持,没有读书人的支持,很多事情也是做不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