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178章 打造渤海圈构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8章 打造渤海圈构想(1 / 3)

嘉靖元年,这一年过得平平淡淡。

应该说大明朝开国一百五十多年时间,虽然很多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可以说是积重难返。但对于朱厚熜来说,目前的大明朝还算是稳定的,没有什么亡国之危。

如果不是朱厚熜知道,现在的世界是大航海时代。那么朱厚熜肯定是天天吃喝玩乐,反正大明朝的文官制度非常完善。就算皇帝吃喝玩乐,大明朝还是能够正常运转。

不过朱厚熜作为,立志成为千古一帝,立志成为六十年以上皇帝的人来说,这一年就更高兴。杨廷和的新政,现在已经是收获阶段。

有钱了,怎么可能不高兴。

“严厉约束农耕技术、农具流入女真部落。”

朝廷有钱了,高兴地并不仅仅是朱厚熜一个皇帝。

整个朝廷重臣都高兴。

其实大明朝有很多问题,朝廷重臣不是不知道。但有些事情想要解决,手中必须要有钱。就像是现在大明朝军队腐朽,很多卫所都没有战斗力,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包括京营战斗力奇差无比。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几次想要恢复京营的实力。所以才会反复改革京营,从三大营变成十团营,后来又改为三大营,接着再次变成十二团营。而且朝廷几次训练京营,都是为了恢复京营的实力。

但并没有什么效果。

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朝廷没钱。任何事情你没钱就无法进行下去。

现在朝廷开始有钱了。嘉靖元年户部太仓收入,超过明孝宗、明武宗任何一个年份。包括户部太仓的粮食,也是一个大丰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朝廷大臣就是如此。手里有钱,就不怕出现一些突发情况。

大家都是乐呵乐呵。

不过虽然高兴,但朱厚熜再次表现出了吝啬。过新年,本来会有各种各样的赏赐,包括给宗藩、给外戚、给大臣,还有致仕的老臣,当然也包括后宫的这些人。

这一轮下来,户部和内库最少也要支出百万两以上。

但朱厚熜不是那么计较面子的人。朱厚熜因为缺钱,连皇宫内的支出都缩减了,连宫内各殿都在缩减支出。且恩封外戚,自己大婚都节省的主,怎么可能那么大方的赏赐。朱厚熜是这一百年来,大明朝最“吝啬”的皇帝了。

一律缩减。

要那么多赏赐干什么。

特别是银子。

大明朝可不是银子很多的朝代,或者说中国历史就是缺银的历史。就算是万历朝大量的银子流入中国,但对于中国来说,银子依旧是缺乏的。中国真正不缺银子,还是经过明朝和满清几百年,从国外源源不断的流入银子,一直到乾隆时期才不算是缺银子。银子如此缺乏,让朱厚熜赏赐银子?

开什么玩笑。

当然赏赐是肯定要赏赐的,如果不赏赐,就显得朱厚熜太刻薄。但朱厚熜这一次赏赐,都是实物赏赐。粮食、布匹为主,因为这些东西很多。国库、内库当中有不少布匹,因为没能够及时处理,都快要长毛了。把这些都赏赐出去,一下节省了不知道多少钱。

背地里不知道多少人骂朱厚熜小气。

但朱厚熜并不在意。

虽然嘉靖元年的财政改善了很多,但大明朝的财政依旧不稳定。这个情况之下,朱厚熜怎么可能大方。过了新年之后,时间进入了嘉靖二年。

这已经是朱厚熜登基第三年。

元宵过后,朝廷开始重新忙活起来。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倒是没有特别的事情。主要还是跟嘉靖元年一样,继续主持新政的实施。

而杨一清则是跟朱厚熜汇报九边问题。

从嘉靖二年开始,杨一清对于九边的工作要全面铺开。这些事情必须要得到朱厚熜的支持,且杨一清也想和朱厚熜交流一下,看看皇帝的态度和想法。

“让女真部落,继续当他们的游牧部落。”

“臣会强调,要严格把关,绝不让铁器、农具,还有农耕技术流入女真部落。”

杨一清点头。

杨一清明白朱厚熜的意思。女真部落是渔猎部落,生活用品上永远是无法脱离大明朝,必须要依赖大明朝。可是让他们学习农耕技术,那么以后很多方面就不需要大明朝。

现在的东北虽然不是几百年后的黑土地,但东北农耕有很长的历史,东北并不缺少农耕的民族。早在隋唐时期,东北这边的民族就开始农耕。如果让女真部落学会农耕,那么以后他们就不再是纯粹的游牧部落,实力会大增。历史上努尔哈赤的爷爷他们,就是跟大明朝做生意,学会了农耕技术,购买了农具,部落实力大增。

“想过运输问题吗?”

“皇上,目前辽东地区最大的城市,最大的马市所在地是辽阳。目前和辽阳之前的运输,主要是靠着陆路运输。这是陆路运输线路。”

杨一清给朱厚熜划了线。

就是关内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