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口广场的“贪狼”,到山腰钟鼓楼旁的“巨门”,一直到山顶大殿前的“破军”收尾。
整个过程有如证道之路,期间过程虽曲折,却在不知不觉中缓缓往上,直到最后登临顶峰,得见大道。
大殿前的空地上,有一座高高的祭台,全然就是地宫中的泉眼高台等比例放大版本,只不过此处的“破军”泉眼在祭台下方,而非在高台正中。
文武百官已经悉数到场,按照官阶大小,从大殿前一直排到了道观门口,整个山月观上上下下有如鼎水沸腾一般嘈杂不堪。
“陛下驾到——”
一声洪亮嗓门在大殿前回荡,霎时间全场谈话声戛然而止,随着皇帝一身玄黄的道袍进入众人视线,气氛当即变得庄严肃穆起来。
文武百官屏息着目送皇帝一步步登上祭台,国师甄衡、万公公、一个被头盔遮了一半面容的护卫,三人跟在皇帝身后也上了祭台。
有些心细的大臣,不经意间注意到今日皇帝身边护卫较往日多了不少。单单就祭台下,就围了一圈身着银色铠甲的护卫,透过头盔下露出来的半张脸,似乎都是些十几岁的少年。而往外,才是平日里负责皇帝安全的羽林军。
一红一白两支队伍,看似毫无交集,却时刻关注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像两股暗流,随着皇帝一行人位置的变化而流动,双方极力维持着平衡,只要一方稍占优势,另一方便会竭尽所能挽回局面。
当然大臣们并不知晓有百人亲卫的存在,所以在其眼中,这两支队伍很可能是在争抢功劳,是竞争关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双方是随时可能开战的敌对关系。
“太子殿下驾到——”
要说刚才的场面只是让众人有些疑惑,这一声就是直接让在场百官傻眼了——按理说,太子此时应该正被软禁在东宫,又怎会出现在此处?
来不及他们做出任何反应,大殿后悬崖的方向,一朵烟花在空中轰然炸开,随之而来的是震天动地的呐喊声。
几乎是同时,亲卫眨眼间已经散作三小队,一队断后,一队冲上祭台,一队在前面开道,护在皇帝左右的李征鸿搀着皇帝,与国师、万公公在亲卫的护送下跃下祭台,直冲入大殿。
“有人挟持父皇!羽林军听令!速速入殿救驾!”太子反应极快,在众目睽睽之下“慌忙”冲上祭台,那模样像极了关心父亲安危的大孝子。
他带着颤抖的声调指挥道:“其他人,先带各位大人到安全处,一定要保证大嘉朝栋梁的安全。”
待一切安排妥当,太子这才沉声质问身旁的中郎将:“后山那些什么都是人?怎么来的?”
在太子面前,中郎将前几日那番气场荡然无存,此时的他也万分困惑:“启禀殿下,那处是悬崖峭壁,不可能有人上来。”
“那没人守着吗?”太子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有的,只不过那里万丈悬崖,下面又是运河,决计不可能有人攀得上来,所以我们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山里和斋院。”见得太子脸色,中郎将忙又道,“殿下息怒,末将刚才瞧见卢将军已经带着龙虎军去后头支援了。”
太子握了握拳,强行将怒意按下:“此事之后再追究,先抓住父皇要紧。他们不过百人而已,对了,让卢骁那边也分一波人从旁包抄。”
中郎将领命而去,其时,山腰处也传来惊天动地的厮杀声。
——“要变天了!大嘉朝危矣!”有个年迈的大臣,在被羽林军推搡着的人群中高喊着,声泪俱下、悲恸万分。
众人闻之,皆是跟着涕泪横流。
***
烈日下,太子背着手立于高高的祭台上,沉默地盯着红色队伍一面控制慌不择路的文武百官,一面冲入大殿。
远远出乎他所料,亲兵们占领的大殿门竟然很快就被攻破,而后他们节节败退,好像就没想过要真的守住大殿一般,而皇帝那一行四人也早已不见踪影。
太子暗道不妙,朝台下正指挥众人的中郎将道:“我们去看看。”
山月观的大殿,其实是由前面供奉太上老君的大殿、连廊及后面的藏书阁组成,两横一竖通过连廊串在一起,在平面上呈一个“工”字形。
太子李长治在羽林军和中郎将的掩护下,跨入大殿,绕过太上老君神像,其时亲兵们已经退到了连廊处,双方的交锋随着太子的到来更加激烈,原本门窗紧闭的藏书阁,也在厮杀中,被一个羽林军的长剑撞出了个突破口——一面精美的窗扇,在被猛烈撞击后往内塌下去,露出空荡荡的窗格子。
透过窗格,太子瞧见藏书阁中巨大的转轮藏半开,角度不偏不倚,恰巧能透过它看到后面的四条身影——玄黄道袍下的皇帝、华发紫衣的国师、万公公和李征鸿假扮的亲卫。
四条身影被十几名亲卫护在中央,国师其时已经打开了藏书阁的后窗,却又立刻关上,似乎忌惮外面的厮杀。
转轮藏是这次山月观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