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昏暝,霖雨连绵。
苏敬则走出昭国军营时再次回首望了望,便见细密如织的雨幕之中,白崧仍领着数名亲信负手立于营门前,轻轻地向他们这一行人颔首致意。他复又看向了身侧撑伞随行的流徽,一面缓步走向原野之上整装待发的车舆,一面低声问道:“眼下是什么时辰了?”
流徽看了看阴郁的天色,又暗自估算了一番,方道:“差不多应是申时初了。公子有何吩咐?”
苏敬则轻轻地笑了一声,暗暗地从袖中取出了那封文书递给流徽:“一会儿你伺机离开车队,携文书疾行返回军营——注意隐蔽。”
“好。”流徽迅速接过文书收入怀中,却又难免疑惑,“为何?”
“若是晚了,河堤那边可是要出乱子的。”苏敬则笑道,“不必担忧,此处有数十人随行护卫,纵然缺了一人,也不会有什么差别。”
流徽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只是跟随在苏敬则的身后,登上了车舆。在清脆的鞭哨声中,车队沿着原野之上泥泞的官道,辘辘地向南而去。
而军营中的白崧远眺着车队离去的方向,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一时沉吟不语。
不多时,便有两名斥候一前一后趋步来到白崧身侧,各自低声道:“将军。”
白崧眸光沉沉地略一颔首,率先看向了其中一人:“先说说看左日逐王那边的情况如何吧。”
“是。”那名斥候恭敬地抚肩行礼,而后道,“他昨夜暗中赶去了河堤附近的支营,又在今早卯时前后出兵奇袭。但……那边至今没有传来得胜的消息,河堤上的宁朝军队看起来也全然不曾遇上袭击。”
“呵……他们的动作还真是很快。”白崧听到此处,反倒是径自轻轻地笑了一声,而后看向了另一人,“说说看,方才本将听见的那些风言风语是怎么回事?”
“将军,似乎是和谈许久未有结果,大军又按兵不动,令一些心怀恐惧的将士们生出了不该有的想法。”
“找到那些管不住嘴的人了?”
“末将循着这些捕风捉影的话,的确找到了几人。”
白崧稍加思索,便吩咐道:“好,按规矩处罚便是,事后再派些人盯着他们的踪迹,另外,自今日起,全营戒严。”
那人应声领命而去:“是。”
而先前那名从西面赶来的斥候此刻却又上前一步,低声道:“将军,末将在折返复命的途中,似乎看到了些不太寻常的人。只是为免横生枝节,末将也不敢多做逗留。”
“不寻常?”
“是,有些像……江湖人,但他们往南面去了,也难说是不是对我们怀有恶意。”
“恐怕不是。不过……”听得“江湖人”三字,白崧的面容之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些许疑虑之色,却在片刻后又蹙起了眉头,“立刻调集人手,暗中跟上宁朝使者的车队。”
那名斥候愣了片刻,虽不知白崧为何突然关心起了敌人,却仍旧是领命道:“是,末将这便去办。”
——
车队穿过原野,进入了枝繁叶茂的一片密林之中。林间雨声淅沥,其间悠远的群鸟啼鸣和着轮辐的辘辘声,更显四方静寂。
早在车队入林时,流徽便借着树木与风雨的掩护,暗中离了众人西行而去。此刻苏敬则独坐车舆之中微微撩起竹帘,只见窗外是一片深深浅浅的苍翠,正被这场骤雨洗涤得清润透亮,而远处淯水奔流,滔滔南去。
他静静地侧目看了片刻,便仍旧放下竹帘,信手翻阅着车中的书籍。其实此刻天光晦暗、马车颠簸,原本已令人难以静心阅读,苏敬则漫无目的地翻着书页,心下所想的却是那一封和谈文书。
经历过此前沔水漫溢的洪灾,昭国军队亦是损失良多。而在今日的和谈过后,他所将面临的危机,更多的便来自于后方。此战中的得失本是可大可小,但无论是开闸放洪的决定,还是今日的这场和谈,甚至是此前向邻郡借粮的手段,若是秣陵的官员们当真有意深究,恐怕……
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烈颠簸蓦地打断了他的思路。
车舆中的书籍哗啦啦地散落一地,苏敬则一手扶住马车内壁稳住身形,摒息凝神听着车外的异动,而右手已探入了袖中,握住了藏于其中的匕首。
“什么人!”
他听见驾车的士兵朗声大吼,而来袭者给予的回应却是刺耳的金铁交鸣之声。
苏敬则一时不敢妄动,只是蹑手蹑脚地避开了车窗的位置俯身躲避,脑海之中估算过车队在林中行进的时间后,迅速地开始回忆此处的地形走势。
此处得淯水滋养,两岸南北绵延十余里处皆是山林茂密、地势复杂,循此官道向南,在越过淯水与沔水的交汇处后便可直抵襄阳城东的浮桥。不论此刻来袭的究竟是寻常匪徒或是精锐刺客,一旦随行护卫的这数十人死伤殆尽,他都是绝无反抗之力,唯一的生机只在于凭借山林间复杂地势的掩护与这些不速之客周旋,设法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