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水的目光落在对方放在柜台上的绣品上。
绣品隐约可以看到后面一部分,两面颜色不同。
得了赵氏的同意后,沈秋水拿了绣品欣赏。
她这才发现,赵氏手艺极好,绣出来的牡丹针脚细腻,活灵活现,翻一面来看,另一面景是火红的腊梅。
这手帕上的花样竟是双面绣。
沈秋水内心惊讶,一个想法油然而生。
——
天色将晚,沈秋水领着两个孩子回村。
他们抵达村子正赶上众人从田间归家。
“秋水这是从哪里回来?”有人瞧见沈秋水领着两个孩子从村外方向走来,好奇问了一句。
这些天他们可都没撞见过沈秋水下地,倒是好几次见对方从外边来。
她们浑身的泥土汗液,反观沈秋水穿着一身嫩黄色的衣裙,干干净净,竟是令人忽视脸上丑陋的胎记。
若不是那绾起的妇人发髻,还以为是哪家小姑娘呢。
“哟,春婶儿,你住他们隔壁都不知道这事啊?”后边响起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
几人目光往声音来源看过去,就见到同村的一位妇女扛着锄头走上前。
她身边的男人没有兴趣和一群娘们聊天,绕过春婶儿离开了,那女人留了下来。
这几天温度上升,热得不行,这会儿太阳已经落山,时不时有凉风吹过,倒是让人舒服不少。
她的声音引来不少人的注意,几个婶子将锄头往身边的家人手中塞,纷纷走过来,累了一整天,想趁着这小会儿聊聊天放松一下。
“知道什么?”春婶儿瞥了开口的人一眼,发现来者是同村的李氏,听出对方阴阳怪气的语气,嘴角一垮,说话声没有同沈秋水说话时的热络。
“她啊,在镇上开了医馆咯,人家和咱们这些只能再地里刨吃可不一样,好命,有钱开铺子。”李氏往沈秋水投去个妒忌的目光。
这件事她也是才知道,自家男人去镇上卖东西,在医馆看到过沈秋水,好奇打听了一下,才发现这家医馆是沈秋水开的,回来就随口一感叹,倒是让她给记住了。
他们天天累死累活没挣几个钱,反观人家,被赶出家门后不仅没有穷困潦倒,反而还在镇上开起了医馆,怎能让她不妒忌。
听完这话,春婶儿吃惊,扭头看向沈秋水。
见沈秋水没有反驳,就知道李氏说的十有八九是真的。
“你真在镇上开医馆了?”春婶儿不可置信的问着,心里却已经是信了。
沈秋水救过她孙子,春婶儿是知道沈秋水的本事的。
沈秋水点点头,“医馆才开起来没几天。”
得了沈秋水的回应,春婶儿冲她举起大拇指,“厉害,在镇上开医馆,这可是咱们村头一份。”
“也没有,就租了个很小的地方……”沈秋水被对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谦虚道。
沈秋水和李氏不对付,连多余的目光都没给她,对方前阵子还诬陷过她偷钱,看来对方没涨一点记性。
接下来,春婶儿又夸了沈秋水几句,二人都十分有默契没有去搭理那个阴阳怪气的李氏。
“对了!”春婶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一般,突然凑到沈秋水面前,用空着的一只手挽住沈秋水的手臂,“我孙子病了,正想请你去看看呢。”
说完,她就冲着围过来闲聊的妇人们告别,拉着沈秋水离开。
远离人群,沈秋水松了口气。
三个女人一台戏,五六个女人,无数戏,沈秋水虽然不社恐,却也怕被围着问这问那。
春婶儿拉她离开的举动正如她意,沈秋水顺势跟着春婶儿离开,默不作声朝着身侧的春婶儿投去个感激的目光。
“狗蛋有哪里不舒服?”跟着春婶儿走远,沈秋水询问起春婶儿孙子的病情。
“不是什么大毛病,你先去看看再说吧。”春婶儿拉着沈秋水逐渐走远。
他们身后的几人聚在一起,坐在路边的大石块上,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这会儿天色还算早,家里有做饭的人,她们也不着急回家。
沈秋水和春婶儿没走多久,莫老太出现在这里。
“为什么大宝也要下地,以前都是三弟一个人包大半的。”落后莫老太好几步的苗翠翠冲着自己男人抱怨道。
三房被分出去之后,苗翠翠以为自己好日子要来了,谁知道,好日子没过上几天,就被赶到地里。
种完这个,那个又要种了,他们家里地不少,交完税收留下存粮还能卖些银钱。
她嫁入莫家这么些年,也就头几年吃过些苦,自从莫长天从军归来后,家里大部分田地都是他在伺候,他们只要负责剩下的一小片地就行了。
过了这么多年的好日子,这几个月来可把她累坏了。
还因为赶不上播种,莫老太婆竟是连她才满七岁的儿子也叫来地里干活了。
“咱们累死累活,家里还供着个老太爷,我也想分家了。”想到家里那个连秀才都没考上的小叔子,苗翠翠心里更不爽了。
那么大个人了,就因为有读书做借口,成天不是待在屋里就是往镇上县城跑。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