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黛玉将书信交给李夫人之后,一直都有些不安稳,总怕会发生什么事儿。而好几日之后不见有任何动静,黛玉正疑惑的时候,就得知刑部尚书夫人那边,要来拜访。
刑部尚书郑铎,也是父亲的同窗。
听闻郑家夫人要来,不只是黛玉,贾母更为吃惊:为何就在宝玉和宝钗订亲后的短短时间内,林如海那些旧日同窗们,好像一个一个这时候都想起来昔日老友的遗孤?
吃惊之余,贾母对于宝玉的亲事,又有了几分动摇:昔年贾母挑中林如海,可不仅仅是因为林家祖上是列侯,还因为林如海本人有真才实学。后来林如海果然不负所望,主管两淮盐务,同时还兼任御史大夫。
当初接了外孙女儿来,的确是存了和林家亲上加亲的心思的,书香世家的姑娘,父亲又是这样官位,对于宝玉的将来肯定有帮助。
可惜的是,女儿薄命,女婿也薄命,林如海的去世让贾母有了顾虑,再有一点,那就是外孙女儿的身体,时常看病吃药,令人担忧。
而且元春在宫中,又选中了宝钗,贾府现在入不敷出,薛家则颇有家资,如此一来,贾母这才松了口答应了宝玉与宝钗订亲。
可现在看来,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且不管贾母如何盘算,刑部尚书夫人郑夫人,十分郑重的登了贾府的门。
如果说上次来的李夫人属于温柔贤惠风格,那么这一位郑家夫人,就有些巾帼英姿的态度了。
寻常人看来,只怕还会觉得这位郑家夫人不好接近。
郑家夫人从黛玉进门开始就在打量她,她与李夫人昔日曾是闺阁密友,后来二人的夫君又是同窗,还都在京城做官,于是两家往来甚是亲密。
她是从李家姐姐口中得知黛玉的一切的,而林如海的密信,不仅李景夫妻,就是郑铎夫妻也是看过的:不得不感慨林如海的周全,给李家的那封信,只能算是一半,所有的信息都是一半,而另一半,显然还在黛玉这里。
两封信合起来,才能凑齐全部信息。林如海当初,兴许是害怕自己的同窗好友多年后会变了心,变成了贪官污吏。
郑夫人来见了黛玉之后,提出邀请黛玉上门去玩,但郑夫人的邀请对象,却只有黛玉一个人。
无论贾母王夫人等人怎么想,还是妥当的派了人送了黛玉去郑家。
“我这个人,女儿缘分浅薄。”郑夫人没有女儿,郑铎的两个妾室,也各自生了一个儿子,“见了你着实喜欢的,唤你玉儿,不唐突吧。”
黛玉当然赶紧说不唐突,心中暗自揣度着郑夫人邀请自己的目的。
而郑夫人却是个相当直爽的人,她将自己与李家夫人的密友关系、林如海那一封信的事情,全都原原本本告诉了黛玉。
“玉儿是个通透的姑娘,有些话,我也不瞒着你。”郑夫人非常直接,“当今陛下正要彻查官场,江南和京城都一样。你父亲的信,是相当重要的。我和你李家伯母商量过了,另外一封信,暂时不要给我们。”
黛玉很吃惊,既然很重要,为何她们要说不给他们?
“玉儿,我知道,你现如今处境不好,但是你若是就这样盲目信任了我们,那我们不免有利用你的嫌疑了。”郑夫人并不想乘人之危,“我和你李家伯母商量过了,你且好好收着那封信,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我们两家日后常接了你来玩,你也可以瞧一瞧,我们行事为人如何。此外,这样两封信,最终大约,是会到当今陛下跟前的。所以牵扯面,是很广的,我和你李家伯母都觉得,你也应该知道内情,才是。”
听到这里,就是戴语也不得不感慨:“看起来李夫人和郑夫人是真心实意的,那你怎么打算呢?”
在戴语面前,黛玉完全没有什么要隐瞒的,因此并不介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她:“既然两位伯母都如此好意,我自然要领她们的情。先看看后面的情形,再做打算。”
“那是自然,后面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戴语想,既然上天给了黛玉和自己一个机会,说不定她们都能改变一些什么,“不过有几句话,我还是直说了。事情既然进行到了这一步,你也不用顾及太多了,都说善恶到头终有报。”
黛玉其实听得明白戴语的意思,她是担心自己对外祖母家的人不忍心。黛玉虽然不知道朝堂大事,但宁荣二府的许多事情,甚至是薛家的许多事情,她都是知道的。
“你放心吧,我知道的。”黛玉还要说话,有人来找戴语,她便离开了。
回到潇湘馆,雪雁正捧了一个小匣子进来:“姑娘,这是老太太那边特意吩咐给姑娘送来的。”
打开看时,竟是上好的人参。
黛玉一时默然,雪燕却是口快:“前些日子连月钱都不按时给了,今日却舍得这样一颗好参。”
进来的紫鹃也听见了这话,心中也不免有些想法:那时候黛玉病了,紫鹃原想着能支用一两个月的月钱,二奶奶那边虽然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