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 前进大队小学正式开学。
经过前期苏月的画饼,在以马学文马学武为代表的一干小朋友眼里:上学等于进城, 进城等于吃蛋糕。
所以, 他们抱着特别积极的态度走进教室,开始还觉得老师讲的课新奇好玩,上学还挺有意思。
直到上了两天后——
怎么又要上课?昨天不是上了吗?
怎么还要写大字?怎么还要背课文?
怎么这也不能那也不能……哎呀老师怎么还拿棍子!
生怕两个女老师管不住一帮皮孩子, 马老爷子特地让大儿子削了一根长棍,代表所有家长发言:“不听话就打!照死打!”
马学文马学武一干小朋友:呜呜呜当初说的上学不是这样的啊!
在这个时候, 他们突然发现,不对啊, 说好的上学好上学妙上学呱呱叫,但是“小妹/老大呢?”
苏月……苏月当然是在忙正事了,她在研究一样重要的东西——打谷机!
七月下旬,就进入了双抢时节, 这是乡下一年中最最最忙碌的时期。淮宁县这边偏南方,一年种两季稻,在七月至八月,短短的时间内, 收割、犁田、插秧, 既要抢收早稻, 又要抢种晚稻。
时间紧迫,前进大队的所有人都要下地,割稻的割稻, 拉车的拉车,打谷的打谷,一个个顶着太阳,没一会儿功夫, 汗如雨下。
也是这时候,亲眼看到,苏月才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农业生产和后世相差有多大。在后世,农用机械已经十分齐全,从种到耕,从收割到脱粒,几乎所有过程都可以使用机械协助。
比如收割水稻,一台小型的收割机,一天能收割几百亩地,在收割的同时还能直接将稻谷脱粒装袋。
通常,早上开始收割,晚上一袋袋的稻谷就已经运到粮站。
而在这时候就不一样了。
收割、运送、打谷、筛谷、晒谷、装袋……每一步,都要靠人力,真的是印证了那句话“秋收时节,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
马蕙兰和一帮妇女同志就被分到了打谷小组,别以为这活轻松,前进大队只有一台打谷机,还是脚踏式那种。
因为打谷机稀缺,只有年纪大的人用,像马蕙兰苏长河他们年轻人只能分到连枷。
这是一种竹子制作出的农具,主要由连枷把、连枷轴、连枷板构成。
使用时,人拿着连枷把上下甩动,带动连枷板旋转,拍打场地上的稻谷,让稻谷脱粒。
光想想,也知道这样全靠人力打谷,得多累。
马蕙兰和苏长河每天晚上,腰也酸腿也痛,胳膊都抬不起来,苏月看了看,她爸妈的胳膊都浮肿了。
可是秋收才刚刚开始,地里的水稻还有一大半没有收割,这就意味着打谷这项工作还早着呢。
苏月心想:这样不行啊,天天这样干活,等两月过去,爸妈还不得累趴下?
她就琢磨起打谷机来,不是队里脚踏式打谷机,而是柴油打谷机,一种半自动化,省时省力,更加方便,更加高效的机器。
苏月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柴油打谷机,但是这种机器的原理并不复杂,只是相当于在原来脚踏式打谷机的一边装上一个柴油发动机,用发动机代替脚踏板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木滚筒转动脱粒。
如果真的要改装也不难,只是柴油发动机不好找,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卖到。
这可不是后世,啥都能网购,苏月有点愁。
秋收卫阳也在帮忙,他干的是割稻的活,比苏长河他们还能干,他也比他俩更累。
但即便干活劳累,下工后他还坚持补课,这几天他却发现“小老师”没之前精神了,天天愁眉苦脸。
卫阳不由问:“你怎么了?是不是担心你爸妈?”
担心也担心,但愁的却不是这事,苏月叹气,“咱公社有拖拉机吗?”
“有啊。”
“那你说我要是想拆了拖拉机借里面的发动机用用,能成不?”
卫阳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怎么还想拆拖拉机,他问:“……你觉得呢?”
“估计不成……”
苏月自从穿来后都没见过红旗公社的拖拉机,这么宝贝,怎么可能让她拆?
“唉,哪儿能弄到柴油发动机呢?”
卫阳不知道柴油发动机到底是什么“鸡”,不过他知道哪里应该有这样的东西。
他转了转手里的铅笔,挑眉笑道:“说点好话,小叔带你去找。”
“小叔你最最最好啦!”
“就这?”
三个“最”还不好?苏月掰着手指数,“小卫叔你英俊潇洒、玉树临风、聪明绝顶、智勇双全,简直就是前进大队,不,红旗公社社草非你莫属!”
“那你爸呢?”卫阳瞥见苏长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