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长孙> 第634章 黑暗的大明太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4章 黑暗的大明太孙(2 / 3)

手,由于白银兑换数目非常之大,导致现在宝钞提举司已经有些赶不上躺了,只能是不断的扩大规模。

经济发展得太快,朱元章感觉自己都有些跟不上时代了,总体来说自然是非常惊喜。

“这样的酒楼,咱觉得可以多开一些。”

“不仅是在京师,于沿海的各个府城里,都可以开设类似于此的酒楼,这可都是不少钱财。”

朱元章认真的说道,他感觉现在于大明,真就如同是捡钱一样,随后干点什么事情,都能得到大量的钱财。

说完后,朱元章又补充道:“现在咱们大明钱财是越来越多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可农户的数目,正在是不断的减少。”

“高产作物是能够带来大量的粮食,但这些粮食对于承载的人口,也是有个上限,若是遇到什么天灾,怕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前些年咱下过一道谕旨,令许多地区改农为桑,现今丝绸棉田畅销,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愿意种粮食了,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在这点上,大孙要想好办法应对才是。”

“否则眼前的这些繁荣景象,犹如是镜花水月一触即破。”

朱元章嘱咐着说道,他很清楚现在大明人口的增长是多么的夸张,前段时间在京师周边走上一圈,就发现家家户户都是在带孩子,且多数还不止一两个。

这些大明新生儿的出现,意味着不需要多久人口就迎来大爆发。

现在的天气,又是一年比一年寒冷。

在高产作物的掩盖下,水稻和小麦实则已经是在不断的减产了,只是因为高产作物大量种植和收成,所以这样的现象并不明显。

朱元章一直很是关注这块,他很清楚粮食是大明的根基,是国本。

现在迎合商业的发展,丝绸和绵锻的价格不断上涨,种十亩地不如一亩桑,百姓们自然更想种植桑田而非是稻田。

朱元章意识到,长久以往的话,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

朱英说道:“其实这个问题,孙儿已经是有所察觉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户想尽办法走出村里,不再干那土里刨食的活计。”

“对于这个问题,和大明目前的发展很难得到有效的改变,所以孙儿现如今只能是从外界寻来粮食,人口进行解决。”

朱元章沉默了一下,问道;“现在有多少人了。”

朱英迟疑了片刻:“如今统计在册的,大约已经有两百多万了。”

朱元章听完之后,停顿了片刻没有说话,良久才叹息道:“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事情,长久下去必然是隐患,倒是现在只能是这么做了。”

朱元章很清楚现在大明中,还有一个违法的产业,目前并没有受到官府严厉的限制,甚至是大孙暗中在进行。

大明的矛盾在于土地经济,而粮食又是国家之本,钱财再多也不能当饭吃,遇到天灾饥荒的话,就会出现大问题。

高产作物是好,但是在大旱大水之下,依然是没有办法去保留。

天灾就是天灾,什么作物都没法生长。

是以国家必须要有足够的储备粮食以应对各种危机才是。

人口的急速增长,意味着巨大的消耗。

违背历史的规律,在小冰河时期这样的环境下,去刺激人口的增长,先行抢夺世界市场。

对于朱英来说,或者是对于大明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如果处理不好,那么现在大明的繁荣,很有可能是朱英统治期间的昙花一现,或许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又会回到曾经的轨迹之上去。

这当然不是朱英想要的结果。

所以,人口买卖开始盛行起来。

海外的人口,被不断的转卖到大明这里,甚至于已经是催生出了大批的庄园主。

之所以叫庄园主而不是地主,是因为这些土地都是掌控在朱英的手里,以租赁的形式给那些世家大族。

这些世家大族的经济来源,除开海贸贸易之外,更是涉及到大量的人口引进。

很早的时候,或者说当大明邸报开始盛行的时候

,朱英就已经是在进行铺垫了。

他利用京师邸报,还有海上行商们的口口宣传,来不断的传播大明的富裕,借此吸引大量的海外民迁徙到大明来。

同时暗中拨款大量金银,用于一些商会的人口交易。

这些被买来的海外民,一般身体还算不错,他们到了大明之后,就会有人把他们带来庄园里去,进行各类作物的种植。

而他们并未入到大明户籍中去,甚至大部分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