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二百七十五章 蜀地井盐定规矩(第五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五章 蜀地井盐定规矩(第五更)(1 / 2)

饭后李成器匆匆走了,带着压力井的制造图和说明走的。

一进皇城,李成器直奔兴庆殿,殿中三个宰相都在。

李成器逮到个人看看衣服和脸,把图纸扔过去:“给工部尚书魏知古送去。”

“知道了宋王。”对方接过,看都不看,小跑着离开。

“兄长看着似乎有些急切?”李隆基听姚崇给说各州府的大概情况,主要是官员。

吏部所交,姚崇自己给出一些想法,前来汇报。

李成器没说话,看向姚崇三个人。

“宋王可是有重大之事?”姚崇不想走。

“每日得钱万缗,姚相以为如何?”宋王顶回去,我一天赚一万缗,一千万钱,你告诉我大不大?

姚崇无奈地看了李成器一眼,对李隆基道:“既然有日入万缗之大事,臣等先告退。”

他把万缗两个字咬得很重,意思是你宋王吹,使劲吹。

三个宰相走了。

李成器跑到李隆基身边,咬耳朵:“三弟,易弟那里有个钻井的技术,可以钻很深,而且孔小,碗口那么大,钻个百十丈没问题。”

“那就打井……井,井啊,盐井也是井?”李隆基聪明着呢。

想到方才大哥所言的每日万缗,他便想到了盐的上面。

李成器点头:“眼下长安海盐,下等,每斗十五钱,中等二十钱,上等可达三十钱。

河东道安邑县湖盐因离长安近,与海盐相差不大。

益州盐,下等二十钱,中等三十钱,上等四十到五十钱。”

他给出个数字,市场调研,蜀地自己吃的盐当然就便宜了,好盐也不过一斗十来钱,甚至是更低。

因为那边采盐辛苦,得人一点点在大坑的井里捞,捞一捞井壁还会塌。

加上路途遥远,到了长安,价格便贵了。

“打了井,岂不是蜀盐也便宜了?”李隆基想到两个问题。

一个是百姓吃盐价格更低,一个是冲击市场,他现在也懂了。

“易弟有要求,给制盐的人增加工钱,同时要留出来一部分钱用在当地教育和百姓补贴上。

别的人要是照着学,也得拿出来一部分钱给我们,不给就封他们的井。

易弟之要半成的利,真要,不是天上人间那种还给你留着。”

李成器说出李易的要求,半成的实利,给当地留好处。

“说是留多少了么?”李隆基眼中出来的好多开元通宝,飞来飞去的。

“一成足矣,又不是直接给钱,用这钱育民,只有生活实在过不下去的,才买东西送过去。”

李成器伸出根指头。

“别人照着做,应该给我们多少钱?”李隆基已经把很多盐井变成自己的了,都是自己的。

李成器又伸出根指头:“两成,煮完的盐,五抽一。”

“需派人手看着。”李隆基点头。

“顺便就理账了,知道产盐多少,用工几何,谁家钱多。咱们一天万缗赚不到,几千缗还是可以的。”

李成器对这个数字知足,这钱是三弟的,自己要不要无所谓,反正赚钱的事情多。

李隆基颔首,开始考虑派谁去了,派去的人不能受贿,也不能贪污。

然后明里、暗里的继续往那边派人查。

不过要给其他的好处,不然人心不稳。

“三弟这是答应了?”李成器问,他还不知道怎么打井呢。

“赚钱的事情有何不允?”李隆基深吸口气,舒畅。

“我走了,明日去易弟那里说。”李成器说着从后面出去,到百福殿看父皇。

**

“对,就是这个,这个井好,竹子拼的管子、竹子制作的上面,许要抹胶,好办。”

魏知古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图纸和说明。

他知道李易庄子上的井是铁的,还准备找人想办法替换,结果拿来的制造材料是竹子。

一根根打通了的竹子连在一起,周围是泥土,不怕漏水。

上面用光皮革密封,拼出来的大肚子竹子抹上胶,木头自然亦可。

“可解决了大问题,冬日里北方冷,要缠上麻绳保温,露出地面上的那一截。

为了防止冻土层挤压下面竹管,修的时候尽量在周围用沙石保护。”

魏知古继续看说明,连冬天的北方一起考虑进去。

放下一摞纸,摘下花镜,魏知古自语道:“希望钦天监出错,不要大旱。”

同一时间,李易看天,心中惴惴地道:“若是半成利也不给我,我交不交技术?”

“东主,不能,当今陛下好说话,不给你好处,下次你就不往外拿更好的技术了。”

桃红劝李易,她知道谁是陛下。

“是哈?其实吧,我并不在乎盐井的钱,我有办法赚更多的钱,我就是觉得心里亏。

那半成利给我,我随手捐了都无所谓,但必须是我的钱,我愿意捐。

既然拿出来新技术,大哥的打井队,应该更新换代技术了,不能只依靠人力。”

李易决定往外放,钻井需要几十种工具,上百套操作方案。

四川那里若是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