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是春天了,北方的天还是冷的出奇。
“三月下雪,收成如铁。”圣人沉声念叨着。
通政使司通政使常泰是圣人一手提拔起来的,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早朝时汇进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
然而常泰本人是个寡言之人,圣人不问不开口,连圣人都说:“常泰是个谨慎人。”
今日殿内只有圣人和常泰在,几个太监都是圣人绝对信任之人,不会被任何人收买,圣人放心地宣常泰问话。
常泰听见圣人念叨农本,道:“圣人心系农桑,是社稷之福。”
难怪常泰这么得圣心,会说话又不乱说话。
圣人了解常泰为人,直接道:“三皇子之事,你怎么看?”
常泰心里一沉,还是被问到了。三皇子心太急,圣人正当壮年,他就开始上蹿下跳,实为不智。可他毕竟是皇子,且势力尚未大到足以威胁君位的时候,帝王慈父之心尚存……
圣人问到眼前,他不能不说,更不能不说实话。
“臣恭贺陛下,后继有人。”常泰跪下,掷地有声。
“哦?怎么讲?”圣人语气不急不缓,看不出情绪,目光却锐利如刀割。
圣人不让起,常泰更加斟词酌句:“回圣人,锦绣堆,安乐窝里是长不出承载天下万民的明君的。自启立夏以来,王朝更迭,兴衰有时。明君不立幼子为嗣君,因为幼子不知贤愚,易生外戚专权之祸。前朝立长,国祚绵延两百载,后期难有有为之君,盖因长未必贤。圣主李唐太宗,前朝永乐,莫不经历了一番腥风血雨才荣登九鼎,然于国有利,于百姓是盛世明主。三殿下虽然用错了方式,也引发了朝争,却也能让圣人看清选择。”
“臣妄言僭越,请圣人治臣死罪!”说完,常泰“梆梆梆……”冲着地板不停磕头。
圣人沉默良久,在常泰的额头磕出血后,才长长吐出一口气道:“你肯跟朕说真话,何罪之有!起身吧。”
圣人起身,从龙椅上走了下来,到常泰跟前站定:“身为皇子,没一点野望,那他枉为皇子。但朕的心病在江南,爱卿知道,有人还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们自己就开始争起来,朕只担心,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圣人坐上九五之尊的位置已经多年,老圣人对朝堂的影响还很大,尤其在军队中,那些老圣人提拔起来的武将更认老圣人,对于圣人来说,这些人如鲠在喉,夜里都睡不踏实。尤其老圣人宠爱幼子,老圣人手里的军权让圣人如坐针毡,老圣人幼子——如今的忠肃亲王——也是野心勃勃,仗着老圣人撑腰,奢望不属于自己的位置。
“陛下,天理昭昭,多行不义必自毙。陛下登基十余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民心在陛下,大义在陛下,名分在陛下啊!”常泰道。
圣人叹道:“你是要让朕做郑庄公啊!”
常泰不敢答话,立在那一动不动,好似自己是大殿里的一根柱子。
“也罢,你去跟三皇子说,让他回府中反省,罚俸半年。”
“臣遵旨!”
常泰从大殿内退出,内衣都湿透了,总算熬过了这一关。
三皇子被勒令回府反省,只是罚俸半年,这样的处罚不痛不痒,搅动了不少人的心思,一时间风云将起。
小皇子不少,年纪小不能在朝堂站班,但皇子们身后的母家可不含糊,一样拉拢大臣,扩充势力。
皇子们扩充的势力也属于圣人,毕竟已经对下任继承人进行了站队投资,若让忠肃亲王上位了,他们投资的这些皇子就什么都不是了,自己也要面临被清算的危险。
老圣人知道圣人对三皇子的处罚时,正在喂鸟:“总算有了点长进。”
“甄妃往外传了什么话?”老圣人对暗卫道,喂鸟的活儿也没停。
暗卫是影子,隐藏在暗处的人,只听命于圣人,如今老圣人并没有将这支力量交给圣人。
暗卫将甄太妃和齐太医的话惟妙惟肖地演给老圣人看。
自从忠肃亲王长大,老圣人的身体越来越不好,甄太妃的心越来越急。
三皇子一出事,甄太妃就觉得机会来了,以头疼为名召来了齐太医。
齐太医一来,甄太妃就屏退左右,只留下一个瘸腿的太监,是甄家想法子送进宫的,一家人都在甄家,兄弟子侄得到甄家重用。
“骥儿还小,很多事需要家里帮忙,共谋富贵。”甄太妃慢条斯理道,葱管一样的指甲带着华丽的缠枝翠鸟镂金护甲。
齐太医恭敬道:“请娘娘明示。”
甄太妃轻轻笑道:“本宫是妇道人家,朝堂之事一概不懂,哪能给你什么明啊示啊的,不过是些浅见。老圣人一向喜欢骥儿,不过骥儿太小,与那位置失之交臂。如今骥儿大了,那位又父子失和,不正是骥儿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