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渺渺,语文一百三十二;
数学三十;
英语四十五;
物理二十六;
化学三十;
生物二十;
历史六十;
政治六十;
地理五十八;
技术三十。”
分数表张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全班同学都看得到。
只是相比起全班第一,全班倒数第一的“程渺渺”显然更加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力。
“数学三十,语文一百三十二?”
不只一个同学对这个分数对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毕竟总分全班第一的学习委员韩愚语文分数也才一百三十,程从衍考的比他还高两分,在高一全年级的语文分数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程渺渺,你语文卷子借我瞅瞅呗。”何清依打过招呼便将手伸了过来,拿走程从衍的语文卷子。
卷面上工工整整的颜楷宛如印刷,极大的一百三十二分用红色阿拉伯数字标在中间最上首,何清依抿紧唇,将卷子一路浏览过去,一直到翻面作文,赫然看到满分六十分的语文作文,她竟然拿到了五十八的高分。
语文老师王柳仁走进教室,把学生都喊回了自己的座位,教室保持了一瞬的安静,王柳仁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问:“你们班哪个是程渺渺啊?”
刷的一下,全班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程从衍身上。
程从衍从前是天才,因为同龄人中鲜少有能跟得上她学习进度的,所以她没上过几天国子监大课,就回到家里请专门的大儒学者一对一教学了。
大儒教导的一对一课堂并不需要举手,所以她还不习惯做什么事都得先举手再回答。
过了两秒后,她才不慌不忙,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举起自己的手:“回老师,是我。”
“哦。”王柳仁再次推了推眼镜,“放学后带着卷子来我办公室一趟。”
这年头,考得不好要去办公室,考得好也要去办公室。
程从衍不是很理解,但也听话地点了点头,“是。”
低头的瞬间,只听何清依在耳边嘀咕:“你好奇怪,是你就是你,还要跟古装剧一样,文邹邹地加个回老师干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穿越来的呢。”
“这样说很怪吗?”程从衍虚心请教。
“当然啊。”何清依夸张地坐直身子,“我们又不是古代人,有话直接说不就好了,你不会是暑假看古装剧走火入魔了吧?”
她探究的眼神仔细打量程从衍,程从衍面不改色,从她手底下抽回卷子,“是有点,我会改过来的。”
语文课分析卷子,她将抽回来的卷子压在最底下,并没有打算花很大精力听,掏出厚厚的数学笔记开始埋头做自己的事。
“……这回的文言文,节选自大启朝玄景年间一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的作品,这个天才,叫程从衍,她有多天才呢,据史料记载,三岁习孔孟,五岁颂屈原,七岁言有章,八岁自作赋,九岁苍南论文会,十岁殿前谈国策,少年名动上京城。”
程从衍指尖一顿,慢慢抬起头来。
课堂过半,年逾半百的王柳仁一双睿智的眼睛藏在眼镜后头,正深情并茂地讲解卷子。
“这个苍南论文会,待会儿我会跟同学们仔细讲解一下,它在我国的文坛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个殿前谈国策,殿前,指的就是当时大启皇帝上朝的长明殿。试想一下,当时年仅十岁的少年,在皇帝和文武百官的朝堂上对国家大事侃侃而谈,气宇轩昂,需要的是怎样的勇气和决心。”
说着说着,他满是欣赏和仰慕的语气中又夹杂起一抹惋惜和惆怅,“可惜啊,天妒英才,这位少年天才,去世的时候才十五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有个龙凤胎妹妹,跟他一样聪明,也是从小到大的天才,十七岁参加科举,十八岁高中状元,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状元,是少见的能上朝堂议事的女官,同时,也是玄景年间的太子妃,后来明宗皇帝的皇后,叫……”
王柳仁说到这,故意卖了个关子,抬起头来,往程从衍这边看了一眼。
“那位皇后,就叫程渺渺。”他缓缓说道。
满座哗然。
全班的目光再次汇聚到程从衍身上。
她指尖微蜷,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好奇。
同桌何清依反应最大,直接拿笔帽戳了戳她胳膊:“好家伙,程渺渺,你和历史上的皇后撞名了,厉害啊!”
“是吗?”程从衍淡淡回着,忍不住拿起那张语文卷子,又看了遍上面的文言文。
不,不是。
这篇虽然属着她名字的文章,但其实根本不是她写的。
因为她死在十一岁那年的冬天,不是史书上记载的十五岁。
有人替她多活了四年,并且叫她多了很多并不真正属于她的作品。
得益于这个时代科技的发达,程从衍在这具身体中醒来不过几天,就发现了手机这个东西。
程渺渺原来那只手机在车祸中已经碎的不成样子,程温荣和江春彩在她醒来后没多久就给她买了一只新手机,还在她迷迷糊糊的回答下,给她直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