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日前夕,又是一个夜深。
津津食肆的后厨院子光亮四起,被灯笼和篝火映照的如白昼般通亮。
身处这样的时节,早晚已经开始冷了起来。
夜风夹杂少许凛冽徐徐吹拂,将暖黄拉长又压扁,连带投在地上的黑影也几经变幻。
宋辞坐在院内的石桌旁,身侧围着一众糕饼师傅。
临近推新,模具却还迟迟没有到位,大家的脸上无不写着焦急与懊恼。
“烤好了烤好了!新出炉的来喽!”
一位小师傅端着方盘,跳跃过小厨房的门坎,径直奔到桌前。
放下一盘烤制好的金黄色月饼,他连忙吹吹烫到的十根手指,吹完顺势捏到耳垂上。
宋辞端详着盘中,左看看,右瞧瞧,脑袋转了好几个方向,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啧,还是不行。”
“那也没法子啊东家,新模具交付不过来,只能暂且用旧的。明日咱们着重介绍馅料,就别太苦恼于外观了。”
她扁扁嘴,两只手肘拄上桌子,用手托腮:“也只能这么办了……可说是改进,要的便是焕然一新。咱们津津食肆什么做过这种事!哪怕旧瓶装的是新酒,可再怎么也是旧瓶啊!”
“不完美,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太痛快!”
廖师傅轻轻叹息,半晌后,宽解道:“日子长着呢,东家您有本事,大伙早晚有一天能见识到,不急一时。”
“呼……”宋辞长舒一口气,强行打起精神:“对,没关系,小小波折而已,击不垮我的!”
“来,大家都尝尝,看这新馅料味道如何?哪一个更好吃?也让我提前心中有数。”
将月饼分发给师傅们,在场伺候的丫鬟小厮也人人有份。
大家伙提前品味着香甜,赞不绝口。
见现场反馈一片大好,宋辞心里稍感安慰,刚拾起一块月饼,掰开,露出圆润起沙的蛋黄……
这时,院外兴高采烈地跑进来两个年轻男子,手中提着布袋子,弯弯绕绕穿过人群,带得火光明明灭灭,极速向一侧倾倒。
“东家!”为首的少安气喘吁吁,边调整着气息,边断断续续告诉宋辞:“经过两天不眠不休,终于,呼……宋老爷终于完工了,喏,您看!”
他献宝似的将袋中模具奉到宋辞面前:“初次只制了四张图纸,足够您明日所用了,剩下的宋老爷说会抓紧赶工,争取尽快交到您的手上!”
众人齐刷刷将视线投望过去,看到少安从袋中取出模具,依次放到桌面上。
借着月色与灯火,那精致的刻磨,精巧的雕工,足以让人称奇。
重瓣清莲半含半放,中心花蕊描摹深刻。瑞兽醒狮眼若铜铃,毛发根根分明,绒软精神,煞是喜人。
离宋辞最近的两款,一个为花生状,因仿造花生皮规律的凹凸不平,在光线下明暗交替,错落有致。
剩下一款则是侧身团着的小玉兔,圆滚滚胖乎乎,宋辞准备拿它去做冰皮月饼,雪白的外皮搭配上鲜芋泥,倒也清甜软糯。
廖师傅等人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急忙捧着模具钻回小厨房去了。
虽然少安在宋朗山那里用面团试验过了,成型的很是栩栩如生。可试验和实际之间存在差异,还需付诸制作,才能真正见出分晓。
燃眉之急得到缓解,糕饼师傅们开始准备起明日所需的份量,烤完后,等待放置一夜回油,以达最佳口感。
宋辞在小厨房亲眼盯着第一批出炉,终于能放下心来。而后被丫鬟伙计们劝着,让她早点回去休息,养足精神,明日还等着她精彩亮相呢。
她无奈,只能随芳菲回房,走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感慨似的念叨了一句:“看来还得再多搭几个烤炉,往后形成供应链,只凭这一个恐怕远远不够。”
“还有。”她看向少安:“模具那边你盯紧些,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越早拿到手里,就越早安心。若他做的好,新月饼在坊间反响也不错,后续可以继续加定几套,等其他烤炉搭建完成,便可以钻研烘焙,长期售卖。”
“记得千万别透漏身份。”
少安听闻,犹豫道:“宋老爷好像……已经猜到了。”
“啊?”宋辞大吃一惊:“他怎么会猜到?你们露了什么马脚吗?”
少安无奈摊摊手:“我们什么都没有说,但自从宋老爷进京,除了他身边人和您,谁又知道他会木工?并不偏不倚的找上门去呢?尤其制作的还是吃食相关的模具……”
“看宋老爷的反应,多半中途猜出了是您,要不然也不会挑灯夜战,拼死拼活地给您赶制出这第一批。”
他猜出了是她,却依旧愿意帮她。
哪怕在宋辞眼里,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沧海桑田过后,宋家千疮百孔……现如今,他似乎没有像宋姝那样恨她。
提不及疼爱,至少无怨无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