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意思,只是旁观看戏,根本就没有帮忙的意思。
一时间这京城是流言四起,众说纷纭,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陛下对桓王不满。
所以陛下之前才会在一旁看戏,根本就没有出手帮桓王,这储君的位置,很可能要落在那位小皇子身上。
这个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一看就知道,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对于这一点,京城的明眼人都看了出来。
但正是因为看出来了,所以他们才纷纷没有动作,因为这幕后之人很好猜。
不是陛下就是大娘娘,这二位不管是谁干的,都不是他们能掺和的,所以就在一旁看戏。
一时间局势对桓王很是不利,就好像一夕之间,桓王已经不是成年皇子了一样。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哪怕到了这种地步,桓王还是一点动作都没有,就好像放弃挣扎了一样。
但那可是皇位啊,怎么会放弃呢?所以京城人都知道,风雨欲来啊。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果然没让他们失望,宁王造反了,这次声势非常大。
而且动作迅速,很快就从封地向外,攻占了三洲之地,一时间大魏腹地狼烟四起。
由于事发突然,所以已经有了星火燎原之势了,这时候已经顾不得储位之争了。
承兴帝召集了大朝会,要商量一个人选出来,出兵平叛,可是现在局势很尴尬。
因为北方现在正在打仗,所以这人手一时间有些捉襟见肘,其实按说不应该出现这种局面的。
但是架不住,现在北方已经从四分五裂,变成了两强相争,这眼看没有希望的人。
纷纷投到了吕封和顾廷烨门下,而这次两边又都不想,被对方占了便宜。
所以一时间英国公,竟然有些无人可用,这也是承兴帝,召集大朝会的原因所在。
要不然的话,他只需要和英国公商议一下,然后走个过场就可以了,哪里会像现在这样?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