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偏心(1 / 2)

“如尘回来了。”

“如尘!快来帮婶子看看我家地里的棉苗怎么比其他人的要黄?是不是肥堆得太少了?还是浇水太少了?”

蒋家村的田垄上,一群带着草帽的村妇围着同样装扮的蒋如尘,指点着田地里冒出头的翠绿棉苗。

打着赤膊的村民不好意思靠近,便遥遥地站在树下观望着,心里巴不得自家婆娘能多问一些话。

不怪他们紧张,实在是没有种过棉花,原本侍弄庄稼的经验也没多大的用处,有问题可不得拼命找有本事的人解决。

为着这棉花平时蒋家村的人可没少遭邻村人的嘲笑,都说他们被迷了心魂,好好的地不种,非要腾出来种草,到时候种出来卖不出去一家老小就得紧着裤腰带过日子。

蒋家村的村民在种棉花这件事上自有自己的盘算,蒋族长从城里回来之后,便跟族里人商量过种棉花的事情。

村里人口虽然不多,各家的田地也足够养活自己,但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人除几亩薄田之外也没有额外的营生。

日常家中有孩子要婚嫁,或是修学业,对贫困的家庭来说都是额外的负担。

种棉花,然后把棉花卖出去,依着蒋族长的说法,可比卖粮食、卖布要划算的多。

尤其是棉花是新品种,棉布也畅销,无论是卖棉花也好,卖棉布也好,只要质量好就不愁卖不出去。

况且如尘这孩子心眼好,念着乡亲,主动提出要在村里招一批女工到布坊工作。

这可是到城里去工作,包吃住,拿的工钱还不少。

消息一出来,可把村里人乐坏了,人人都夸蒋如尘好。村里的女孩也难得小麦色的脸蛋上挂上了明晃晃的笑容。

往常这种好事哪能轮到她们,现在可好,到了布坊不仅可以吃饱,还能领到一笔工钱,虽然大部分是要上交给家里,但存下点钱零用家里人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蒋氏布坊规模这么大,生意也火爆,这些都是进城的儿郎都亲眼目睹的。回家之后更是将布坊的见闻绘声绘色地讲给鲜少出门的家人们听。

这也直接造成了一个现象,第一批参加布坊织工报名的多出自去过蒋氏布坊参观的家庭。

有相信的自然也有不相信的,有些村民偏保守一些,不愿意冒着粮食减产的风险跟着蒋族长一批人种棉花,这是他们个人的选择,大家可以理解。

但令人讨厌的是村里有极少数人明里暗里地在说选择种棉花村民的坏话,甚至于在村里散布谣言说种棉花是蒋如尘伙同蒋族长骗大家钱财的借口。

实在是无稽之谈,有点头脑的人一想就知道不可能。蒋族长向来处事公正,光明磊落,人品值得大家信赖,且不说这个,就论骗钱问题,村民棉花苗和一些肥料都是蒋如尘免费提供的,大伙只是出了块地,花了些精力罢了,怎来骗钱之说。

便是要骗钱,村民的口袋里空荡荡的,哪有钱被人骗呢?!

所以对于村里传起来的风言风语,大家都没当回事。

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眼见骗钱这个话头无效,村里暂时安静下来。邻近几个村子却刮起了邪风,说蒋家村村民种的棉花格外吸地力,也格外费水。

这又引得棉花地旁边的村民不满,觉得棉花地隔空吸取了他们田里的肥力,也多用了灌水的份额。

心眼小的经常半夜里偷偷起来挡小水沟,截住水,让水都流到自己田地去。

第二天早上起来,种棉花的人看到了免不得又是一顿吵闹。一来二去的蒋家村种棉花的人和不种棉花的人倒成了两派。

“来福家的,你家的地要是再这么种下去只怕堆再多的肥都没用!依我看你趁早还是把苗拔了重新种粮食才是正理。”

旁边田里看不惯的老妇人脸上浮现幸灾乐祸的笑容,假模假样地劝说道。

来福婶子见是村里一向无事就要搅三分的蒋三奶奶,也做声,装作听不见般,继续请教蒋如尘。

“年轻人真没教养,好话赖话都不听,早晚一天有你们好受的。”嘟囔了一会,没人理会她。

她还不善罢甘休,颤颤巍巍地上前来,黝黑的手指拉着蒋如尘的衣裳,留下黑乎乎的指印。

“三婶子!你这是干甚!”

蒋三奶奶若无其事地收回自己的手,说道:“我年纪大了,站不稳,拉了一下衣服,又没干什么事情。你们嫌弃我手脏,我还嫌弃她晦气呢!也是你们不讲究,跟克父克母的扫把星搅和在一起。往后有你们苦头吃。”

蒋如尘原本也不想跟她计较,但仗着年纪大倚老卖老的行为着实恶心到大家了。

“三爷爷真可怜,人到中年,身体壮实,本来应该长命百岁的,怎会突然去世呢?想是被三奶奶给克死的。”

蒋如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本正经地对着蒋三奶奶说道。

蒋三奶奶张了张口,没想到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