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真没觉得自己聪慧,她只觉得自己有些累。
若只出位王妃还好,若再出位皇后,穆家这兵权怕是就真保不住了。
想想也可笑,先帝那般刁难,穆家也依然守得住兵权,如今新帝向穆家示好,惹怒了群臣,穆家这军权立刻就岌岌可危了。
元真托着腮想了半日,然后才让人请顾妈妈进来。
顾妈妈早就来了,只是见元真与肖娘子有事要谈,便先去了女儿屋里等着,这会儿元真传唤,立刻理了衣服,拿着账本进了屋。
元真接过账本略翻了两下就放在了一边,然后让郑采搬了凳子来,“顾妈妈请坐。”
顾妈妈忙道不敢,郑采笑着把她按在凳子上,“我们姑娘这里不讲这个,妈妈只管坐着便是。”
她拗不过,只好坐了。
虽是五姑娘赐座,顾妈妈依然不敢坐实了,侧着身子只坐在边上,低头等着元真发话。
顾妈妈是国公夫人身边的人,却把两个女儿送进了元真的半亩方塘,虽然她平日里并不曾往元真面前凑,但只看思慧和思巧,元真多少也看得出顾妈妈的心思。
元真端起茶喝了一口道:“可见过思慧思巧了?那一匣子银子是二姐姐给的。”
“回五姑娘,见过了,”顾妈妈忙道,“也谢姑娘们赏。”
顾妈妈在穆家是人事上的,跟着元真来了京城也还是管着人事,元真找她来也是为了这个。
她拍了拍桌上的账本,对顾妈妈道:“今时不同往日,若依然按着在山东的例未免有些招摇,我看少了的丫头也不必补了。如今就正好,我这里事少,也用不上这许多人,这是在京城,小心些总没错。”
顾妈妈一愣,立刻低头应是,“但凭姑娘作主。”
穆国公是大周朝独一份的超一品重臣,周朝习武的世家多的是,但从开国传到如今还能称公袭爵手握重兵的,除了穆家便再没有别家了。
□□极其倚重第一任穆国公,当年给穆家赐封“穆”,是因为他觉得其他字都配不上评价穆家。穆国公府如今的规制还算是精简了,刚开国时,□□甚至赐穆国公府与宫中同制,以示他对穆家之偏爱。
如今这江山,就是穆家先祖跟着□□打下来的,□□重用穆家,穆家投桃报李,从立朝起便自请为大周守卫边疆,一代代下来战死沙场的穆家人不知凡几,不说公子少爷,穆家里就是姑娘也是能骑马射箭的,便是元容多病,拿起弓箭来也毫不逊色。
穆家依然忠君,可是建宁帝多疑,穆家十多年前刚刚迁往山东时,穆开晟曾上表要削减奴仆重改规制,但被建宁帝驳了。折子上一句建宁帝自陈的“唯恐先祖痛斥”看得穆开晟五味杂陈,知道建宁帝生平最爱做戏,穆开晟也就随他去了。
也不怪建宁帝和群臣妒恨穆家,穆国公府的声望太高了,百姓们没见过皇上上阵,也没见过文官杀敌,他们只知保家卫国死在战场上最多的,是穆家人,是穆家军。
穆国公想上交兵权先帝且不敢收,穆家军是忠于皇家不假,可那是因为穆家忠于皇家,因为这位小心眼的建宁帝,穆家人便收起了以往的豪迈直爽,一个比一个活得谨小慎微,谨慎了十多年,才终于等到先帝驾崩。
虽是大不敬,可建宁帝实在算不上是个好皇帝。
穆家世代忠骨,虽是建宁帝驾崩,也没想着再回京城,只想安安分分地待在山东,谁知雍王一登基,就开始大肆赏封穆家人。
皇上没有明说,但人人都知,皇上想用穆家。
皇上是真的亲笔写了信来,他预料到穆国公定会拒绝,便在信中写道:“伯伯,我是真心想与穆家结亲,想让李家与穆家重归旧好。”
穆国公收到信就去找了贾悠,不为别的,只因贾悠与今上李敖一样,都是在太皇太后身边养大的,他们两个之间说是亲兄妹般也不为过。穆国公想让儿媳帮忙拿个主意,可贾悠却摇了头,“兄长的脾性我了解,亦可为他的话担保,可事关穆家,还是要父亲自己定夺。”
皇上是跟在太皇太后养大的没错,可那又如何,先帝还是太皇太后的亲儿子、老国公穆开晟的亲侄子,可对穆家下手时,不也丝毫没有留情吗?
本该毫不犹豫拒绝的,但穆国公对着信上的“伯伯”二字叹了半天的气,终于还是软了心肠,他去了信递往西北,得到老二夫妻俩的答复之后,这才写信递往京中。
穆家同意了。
身边的儿子儿媳妇不能跟着去京城,但穆国公却调了一支穆家军给元真和元昭,保证他们路上安全。
“大姐姐和二姐姐那里也是一样,一二三等各四个丫头便够多了,”元真又对顾妈妈道,“你把四方斋中成王府里的丫鬟统计一下记个名册,明日晨起时交予我。”
穆家一公三侯,还有一位位同公侯的国公世子,所享仪制与普通公侯之家大不相同,贾悠是在宫中住惯了的,都觉得穆国公府的规制过了,远的不说,光是姑娘们身边的使唤丫头,一二三等加起来就能有近二十个人,更遑论其他?
可这偏偏又改不得,之前有先帝那道折子在,改了岂不是藐视皇恩?
所幸如今新帝上位,也不会有御史紧盯着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