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八曰歸
春天一到,京里的诸王就陆陆续续回各自封地了,杨偲也被赶去了她的越地。杨偲一家回了益州,自从杨伸封为太子之后,杨偲就显得有点低落:在外人面前看不出来,在自己府里就显出来了。
方源一直在写信回来,孟昭的确一路游山玩水,现在已经到了渤海了。
杨偲曾经把孟昭引为知己,千算万算,却没想到一次意外让她失去了记忆。孟昭离去,杨偲心中怅然不说,更是因为如今孟昭的游山玩水而心生悔意:孟昭曾经隐居,远离人世,莫非杨偲请她出山,为一己私利,却害了孟昭吗?
如今羁鸟归林,杨偲心想,或许这才是孟昭想要的。
但是,如果孟昭在……她还会落到这个境地吗?
杨偲内心苦笑,她现在是手里有权了,可是大姐是太子啊,母亲若是去世,太子就是新的天子,而她杨偲,连争的机会都没有。
封太子这件事实在事发突然,杨偲和她手下的人只能被动接受。
方源的信全都放在一起,她们一行人一路向东,行过东南又向北走,实在是漫长的一条路。
孟昭失忆后,行动言行都有了许多变化,方源在信里戏称孟昭如今像个小郎。她们去了各种城市,在那里暂住、逛街、买东西,又去乡下,住在乡人的房子里,或是进各种小庙。
如此寄情山水,倒也让人羡慕。
杨偲落寞地收起信。
升官了意味着她更忙了。接下来的几个月,方源也在陆陆续续来信,只是杨偲不再特别在意了。一行人在中原逗留许久,先小住东都洛阳,如今又去了长安,在那里要住上一阵子,之后去金城。
对于一个失忆的人来说,这样的旅途是不是相当令人享受呢?杨偲偶尔也会这样想。
寒来暑往,几个月飞快,夏天也过去了。秋天,方源又一次来信:孟昭说要回来了。
杨偲心中又惊又喜,她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孟昭了。但她也疑惑:孟昭为什么又回来了?
——
孟昭字存光,号妙玄山人,颍川孟氏出身。孟昭之母孟怀,更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隐士,号化清元师,在颍川的山中居住。
化清元师早年间生有二子一男,除了长子孟昭,还有长男孟氏,小字佛佑,已许配兰陵纪氏。次子孟曜,字知明,还未成年。
这些事情,都是如今的孟昭陆陆续续从别人那里听到的。穿越到这里之后,孟昭可是生怕自己毁了原主的清誉。
孟氏一家似乎都热衷于隐居,也热爱金石、简牍。有如此没前途也没钱途的爱好,孟氏是颍川的豪门这一点却不会变,作为地主和土皇帝,门阀的号召力巨大,孟氏一族什么都不干都能过得相当滋润。压榨着无产者的劳动力,自己坐享其成,这就是如今门阀的生活,也是她们能够隐逸的基础。
而普通的农民之中,与自耕农相比,佃农是最多的。但事情总得分两面来看,佃农虽然没有人身自由,却往往能够活得更好。就以生子举例吧,本朝有“儿钱”之制,凡是有人(自耕农)生育,便要免租一石、免一年徭役、赐绢绵,如果生的是女孩,另给钱两贯。这制度是针对自耕农的。而对于佃农来说,佃主往往会给“儿钱”的两倍。
她这一路上倒是见闻诸多。女尊世界里,女性的地位远远高于男子,即使是社会最底层,女子也可随意欺压男子:就像是她曾经的社会一样,只不过性别相反。溺死男婴、杀死男孩这种事格外多,又因为女男在生育中的差异性,都市传说对于孟昭来说只会更离奇。
譬如说她路过某个村子,听这个村子里的老人说,她二舅的妻主的外亲大姐的一个夫人的外亲妹妹,在九十里外的王家村住,那个村子里杀男婴成风,以至于经常出现村子里没有一个男人的情况,这些村民或是绑架、或是买人,把外来的男子囚禁在村里配子,这样才让村子延续下来。
孟昭听闻此事,目瞪口呆。倒是二壮向她解释:说是城里的子院也是差不多的,都是用来配子。但绑架良家男子就不对了,绑架良家男子、抑良为贱,若是真的,那就是犯法了,主谋要挨五十棍,服徭役十年、徒二千里,从犯要挨二十棍,服徭役五年、徒千里。
到底她们还是没去王家村。
她们在洛阳时,馆驿里有一个小吏给她讲前朝的神怪故事。前朝人认为男人身上的阳气带毒,热毒疫病皆源于此,之前的朝代提倡礼,却最终都走向灭亡,是因为各朝末代的皇帝被男子蛊惑,阳毒侵体。
姬朝时,有的男的实在羡慕女子,切了□□,除去阳毒污秽,想要效仿女子,反而因此死掉——孟昭认为是感染了病毒。姬文帝得知后,非但没有为他颁发牌坊,歌颂他的德行,反而对此大加申饬,因为身体发肤受之于母,□□也是母亲所赐,切去□□有违孝道。
又说齐朝末年,齐灵帝无才无德,有一人自称慧深天师,宣称切掉一百个男子的□□,用刚刚流出来的血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