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分镜之后,陈末就带着剧组人员开始短片的拍摄。
由于这次短片最终呈现时间只有十分钟,所以拍摄量并不大。
此次他的剧本结构很简单,主要演员加上陈逸峰只有五个人。
剧本内容是说几个搬家公司职员接到一个搬家订单,两人去到现场后,才发现下订单的人有点怪,因为客人让他们去搬家的地方,根本没有房子,只有一块空地。
此时他们才得知,客人是一个疯子,经常这样戏弄搬家公司。
面对此情此景,大家也明白了疯子在路上那些似是而非的呓语。
原来,这里是疯子曾经的家,但岁月变迁,城市变幻,那些古老的建筑早已拆掉,此时它们只存在于疯子的记忆里。
但几人出于体谅,也为了拿到钱,还是在“疯子”的指挥下,搬运那些并不存在的家具。
这看似荒唐的一幕就这样上演。
然后,疯子在这片废墟中翻出一个铃铛。
这铃铛,正是疯子口中那些古老建筑曾经存在过的证明。
最后,疯子欢快地拾起铃铛,向远处奔去,奔向他记忆中曾经繁花似锦的幻象中,奔向他曾经的家。
而原本对疯子冷嘲热讽的搬家公司几人,也从疯子对往昔的怀念中,忆起了这个城市曾经的模样,那是一个不那么现代和摩登,却充满温暖的人情味的城市。
随着疯子的远去,几个人仿佛也看到了这里曾经的样子,是那么美丽。①
陈末想通过这个不那么美丽的“误会”,展示A城的历史变迁,不但暗合“时光”的主题,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个寓言般的故事,展示A城在新旧文化冲突下的得到和失去,这是一曲对传统文化的挽歌,也是一种文化反思。
这个剧本结构很有巧思,也充满人文关怀和文化厚度,所以当时陈逸峰的夸奖也不全然是吹捧。
但对创作人员来说,结构的简单不等于容易。
作为导演,陈末把剧本影视化的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再创作,用镜头、光影、声音等等的精巧设置,铺陈并升华这个主题。
对于这个部分,陈末早在做分镜的时候,心里已经大概有数。
但是,尽管陈末做了充分的准备,拍摄却并不顺利。
陈逸峰的表演出了些问题。
作为这部短片的主角,陈逸峰自然是出演那个“疯子”的角色。
但开拍之后,陈末却对他的表演十分不满意。
偏偏每次喊停之后,陈末也不多做解释,只是拧着眉头表示不满意,然后让重拍。
重拍之后还是不满意,等陈逸峰上来问,他也不答,只是抽着烟,像个严厉的老父亲一般盯着陈逸峰。
只把陈逸峰盯得头皮发麻,再不敢出声。
讪讪“退下”的陈逸峰面上维持着礼貌的微笑,心里却已经泪流成河。
淦,他偶像工作的时候怎么是这样色儿的,太可怕了!
他承受不来啊!
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去,拍摄还是没有一点进展。
除了气定神闲每天坚持喊“cut”的陈末,组里每个人都开始心浮气躁。
毕竟主演拉胯,那工作人员就要跟着熬。
私底下自然说什么的都有,有说陈末刻意为难人的,但大多还是埋怨陈逸峰不太行的话。
陈逸峰自然也听到了这些话,但一来剧组班底是光影传媒的人,二来他的性格也不是那种阴狠的,所以除了继续努力,默默emo,也做不出什么反唇相讥的事来。
倒是林彦之是个老好人,看着陈逸峰在陈末的“折磨”下逐渐崩溃,忍不住两头说和,安慰完这个又去打听那个,整个摄影就当得很分裂。
而在一个下午,陈末继续喊“cut”之后,叫停了整个剧组的工作。
“既然你还是老样子,那大家也不用陪你熬,什么时候你状态好了,再开工。”
当着众人的面,陈末对陈逸峰丢下这句话,就给剧组放了假。
制片知道后,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如实上报。
反正预算是不会增加的,到时候真完不成拍摄,也是陈末这个决策人的责任,光影传媒自有后手。
但对陈逸峰来说,这可就真是下他的脸了。
这无异于对所有人否定了他陈逸峰的演技,甚至因此累得整个剧组停工。要是这话传出去,他以后还怎么在圈子里混。
就算陈逸峰生性达观,还一心把陈末视为“偶像”,此时此刻也有些生气了。
这简直不给他留一点面子,别是冲着毁他来的吧,之前也没觉得陈末是这种黑心肝的人呐。
剧组下榻的酒店,林彦之在陈末的房间。
此前陈末黑着一张脸离开,其他人都不敢说话,林彦之虽然很同情陈逸峰,但也没好多说,拍了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