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姜溱走近一瞧,门口停了两辆马车。
宋大人连同夫人下了马车,候在一旁,众人都看着后一辆马车。
姜溱跟着站在一边,拉着皂吏小福问:“这谁啊?排场这么大。”
小福稚气的脸,扯了个笑容,眼睛挤成一条缝:“巡按御史张大人哩,京城的大人物,好奇得嘞。”
“巡按御史是干嘛的?”姜溱盯着车门,帘子微微晃动,伸出一只骨节分明的手。
“自然是监察的,”说到这,小福声音压低,“听说此番前来监察,若没什么大问题,宋大人就要升到京城去啦!”
宋大人要升官了?姜溱点头表示明白了。
那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帘子,钻出来个眉目清秀的少年郎。
这巡按御史这么年轻?姜溱惊得瞪大眼睛。
那少年郎见周围人多也并未怯场,冲着众人笑了笑,把着车帘。
又钻出来个清癯的中年男子。
“张大人,请。”宋明风朝着中年男子说道,男子点了点头,二人打头往衙门走去。
姜溱正收回目光,便对上宋夫人的视线。
宋夫人眼带惊喜,冲她招了招手。
姜溱连忙走过去,“夫人,好久不见。”
宋夫人拉过她的手握着,冲着身旁的少年郎,道:“张郎君,那糕点便是她做的。”
说完,又看着姜溱:“三娘,这是张大人家的三子,家中行六。”
“我叫张明霁,”少年郎圆圆的眼睛带着笑意,唇边虎牙微微探出,“姜娘子,你做的糕点比京城天香楼还好吃,我特别特别喜欢!”
姜溱见了一礼,微笑答道:“张郎君谬赞,不过是些家常小玩意儿。”
“娘子不要谦虚,”张明霁往前走几步,牵起她的袖子,语气兴奋,“我来万渠县,可就是为了吃你做的糕点。”
这是个自来熟的吃货…姜溱有些语塞。
宋夫人笑着看着二人,说道:“外头天冷,先进去吧。”
进了衙门,姜溱便作别二人,往后厨去了。
一边走,一边思量宋夫人方才的话。
“你不妨推了后厨的事,没什么银子,反倒耽误时间。”
那日摆摊净赚了三两,同后厨一个月的工钱一样。
夫人那边不时会有几个绒花簪的单子,确实可以退了后厨的差事。
余出来的时间,她可以想想别的门道,铁定比后厨赚钱。
民以食为天,张明霁愿意为了糕点来到万渠,正正说明她的手艺不错,赚此种有钱人的钱,比耗在后厨好多了。
想到这,她脚下步子迈得更快了。
到了后厨,王大娘不知去向,想来是偷溜去后宅,同那些嬷嬷聊闲去了。
姜溱翻找一番,选了芋头,鸡蛋和面粉。
宋夫人方才只说让做点零嘴。
那便做个毛巾卷,甜腻软糯,老少皆宜。
打四个鸡蛋,倒入牛奶面粉,搅拌均匀,又把芋头放到锅上蒸透。
另一口锅,开始烙面皮。
面皮拾掇好后,芋头也蒸熟了,加糖捣泥,利落地卷成小卷,切好后放入盘中。
进入内宅,姜溱先看向窗下,小桌边空无一人。
宋信音去哪儿了?
按下疑惑,她才对着烤火的娇媚夫人,道:“夫人,我做点吃食,你尝尝。”
宋夫人停下手中针线,眼睛带了点惊喜:“三娘,你真好,我正有些肚饿哩。”
说完,对着一旁的李嬷嬷吩咐:“去喊一下张郎君,他在东华厅。”
姜溱坐在凳子上,闻言说道:“我等下要去东华,厅,嬷嬷歇歇罢。”
她做了五盒,本就打算送两盒去东华厅。
“夫人这是绣什么呢?”她瞥了一眼绣架,绣纹初具雏形,一只圆胖的小老虎。
宋夫人打开盒子,瞧见盒中淡紫色小卷,散发着淡淡芋头香味,夹杂些奶味。
顿时觉得更饿了,小心取出一块,咬了一口,浓厚腻滑,她圆眼满足地眯成条缝,咽下去才答道:“冬日无聊,随手绣绣,打发时间。”
“好吃,”她一连吃了两块,才停下,“入京这几日,我可天天盼着这一口了。”
姜溱微笑,说出心中困惑:“信音去哪儿了?”
宋夫人轻轻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她这丫头呀,又跑刑房去了。”
师青岚在刑房当值,姜溱心下了然,点了点头,笑道:“信音现在敢独自出门。”
宋夫人面上摇头不赞同,唇角却微微勾起,牵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她只有这一个女儿,女儿开心便是天底下最大的事。
片刻后又蹙了蹙眉,颇有些担忧:“那孩子命苦,我只怕信音要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