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朱元璋安抚好了马夫人,朱标轻声道:“爹爹,我有件事情求你!
“什么事?”
“你过来嘛,我有悄悄话和你说。”
朱元璋很是诧异,标儿过了三岁之后,就不曾再和他说过悄悄话了呢!标儿说那是小孩子才玩的把戏。
怎么现在又有悄悄话了?
朱元璋配合地把耳朵凑到朱标耳边,“什么事?说吧!”
“为了买粮食,英哥给的长命锁被我抵押出去了,爹爹帮我赎出来吧!”
朱元璋露出不赞同的目光,“你英哥若是知道你将他精心求来的长命锁被你抵押出去——”
朱标连忙用小手堵住朱元璋的嘴,“嘘!嘘!小声点!英哥知道了怎么办!”
常遇春本人听力极好,此刻老神在在,非常配合地装作什么都没听见的样子。
马夫人也是如此。
朱标本人是有压岁钱的,他本打算回府后用压岁钱把长命锁赎出来,然而,父亲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想法——
让亲爹赎出来不就行了吗?
简单又快捷!
朱元璋直接就答应了,“行。”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还有一件事,老婆婆太可怜了,我想把她留在大元帅府做事。”
“可以。”朱元璋轻描淡写地答应了。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还有一件事,那些抢粮的士兵……”
“咱会调查。看看是谁胆大包天,连百姓手里仅剩的一点余粮都要抢!这样的人,定要重重地罚!”朱元璋狠厉地说。
他自己就是贫民乞丐出身,深知挨饿的苦,看到士兵将良民逼成这个样子,心中怒火中烧。
老婆婆李氏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她幸运之处就在于标儿听到了她的哭声。
但是没有被听到哭声的劳苦大众,又有多少因为征收寨粮而失去存粮?
此时,有士卒们赶来了马车,踢踏踢踏停在他们身边。
马夫人:“标儿,来,娘带你回家。”
她抱着朱标上了马车,朱元璋和常遇春跟着马车走在路上。
常遇春落后朱元璋半个身位。无人知道常遇春此时内心的惊涛骇浪!
四岁稚童,机智地劝阻想要自尽的贫苦老人,真是闻所未闻。
而且还抵押自己的长命锁,换取金钱购买粮食,从而资助老人,这是何等的仁善!
常遇春脑内想起一些神童的故事,什么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
孔融是什么人?北海国相,青州刺史。司马光是什么人?《资治通鉴》的编撰人。这两个都是有着绝顶才华、名声流传千古的贤者。
公子四岁就有如此作为,未来的成就绝对不容小觑。
更何况,公子竟然能够听到两百米外的一声啼哭,然后赶去救人,这不是上天垂青是什么?谁能在这么热闹的场景下,听到这么远的几声哭泣呢?除了身怀天命,又有什么解释呢?
常遇春心中起了波澜,公子在老天爷那里是记了名挂了号的,是不是说明以后有机会登上大位?那么也可以推理出,大帅是天命所归?
天命这个东西,非常的玄妙。现在天下大势,群雄并起,元庭负隅顽抗,很难说谁会一统天下。但是见到小公子的行为之后,常遇春的革命信仰更坚定了。
常遇春和徐达都是后世所称赞的元末明初杰出军事家。然而徐达是朱元璋在微末之时招募的乡勇,朱元璋对徐达知根知底,非常信任。常遇春却出身土匪,是半路加入朱元璋阵营的,比起徐达在大帅眼中的地位来,他还是差不少的。
因此他一直在想着要怎么赢得朱大元帅的信重。有了朱标今天的事情之后,他的这份心更加热切了。
朱元璋近期也在为同样的问题所烦恼。常遇春骁勇善战、指挥得当,但是因为是半路加入,所以和他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他有心彻底收服常遇春,却苦于没有机会。
但是此时,另一件事情比较重要。朱元璋他停下脚步,“伯仁(常遇春的字),标儿能听到远处的声音的事情,你和你的手下们还是不要说给外人听了。这话,我和徐达等人也说过。主要是怕标儿的天赋被有心人利用。”
常遇春心中一动,他想要的表忠心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只见常遇春一撩前袍,单膝跪地,抱拳行了个军礼。
“末将绝不会暴露此事。
公子天赋异禀,能力神异,是有老天爷襄助,可见大帅是天命所归!
我常遇春,定忠心耿耿,追随大帅奋勇杀敌,助大帅成就大事!”
朱元璋心头一热,连忙扶常遇春起来,“好!好!好!”
连说三个“好”字,然后挽着常遇春的胳膊,两人如同知己一般把臂同游!
马车上,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