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1 / 2)

第二日一大早,黄家安便随着黄老汉去拉了牛车回来,木架子车“吱呀”着乱叫,瞧着也很有些年头了。

现在不是农忙的季节,所以大黄牛也跟着牵了回来,他们只用管这头牛的一日三餐就行。

可若是农忙的时候,就算黄老汉把嘴皮子给磨破,大队里也不会把牛借给他的。

当然,若真是那个时候,黄老汉也不会提这个事儿就是。

家里其他大人都去下地,吴金桂临走的时候,还托张晴黄家安两人,把攒的小半筐鸡蛋,还有几捆青菜给带到集上卖了。

赶集的地方,在旁边的一个村里,这个村子因为跟旁边其它几个村子都相邻,起先是有胆大的尝试着摆摊,最后有一个,两个,三个……

渐渐地就热闹起来了。

可说是热闹,也都是各村村民带着自家的青菜,鸡蛋,竹席等等土特产来摆摊,互通有无而已。

见惯了城市里的热闹,头一遭赶这里的集的张晴,最开始的新鲜感过去,便目标明确地寻找适合他们摆摊的位置。

“家安,这里。”

黄家安牵着黄牛在后面慢慢走着,张晴瞅着一颗大树底下,因为离其他人摆摊的地方有些偏,所以没什么人在那里,就挥手招呼黄家安过去。

他们拉了一辆架子车,还有个大黄牛,衣架子也很显眼,正好这处地方大,可以把做的衣架子全部摆开,不怕别人看不见,还能看得更清楚。

瞧见张晴给的信号,黄家安就拉着牛往那边去了。

到了地方,把牛拴在一旁,张晴跟黄家安说了她的想法,黄家安没有意见,两人便开始往下搬衣架。

新做好的衣架看着干净工整,脚下的土地又很平整,他们现在拿到街上的总共有十二个衣架。

衣架如果像是他们屋里那样,下面还有可以放鞋的位置,这衣架就不能折叠合上了,那样他们运到街上就不方便。

所以最开始做的时候,黄家安做的衣架,下面是不另带一层的,还是张晴在旁边打下手时,想着这时的村民都重实用功能,要是只有上面搭衣服的一层,恐怕感兴趣人不多。

她想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她以前在有快递的那个时代,从网上买回去的衣架都是可以拆卸组装的,而且那功能怕不是要比现在他们做的这个更多。

所以……

他们也是可以做成这种形式的吧!

张晴把所想跟黄家安说了一下,黄家安倒是愣了愣:这么简单,他刚才怎么就没想到!亏得他还觉得自己动手能力强!

莫不是变傻了!

按照张晴说的,在下面多加一层架子,确实不难,就跟他们自己做的一模一样,只是安装的时候让人家拿回去自己安装就行了,操作并不难,或者,他们到时候帮忙装也是一样的。

瞬间反应过来,黄家安一方面觉得自己傻,又开口称赞张晴:“还是你脑子好使。”

张晴冷不防被夸,面上没有反应,内心却在暗爽:好的吧。

我的脑子确实好使。

就这样,寻摸着剩下的木材料,最后总共是有七张只有晾衣功能的衣架,后面的五张,都在底下多加了一层。

这样一来,原先一个衣架两元的定价就不能统一使用了,另五张,张晴决定每个多加五毛,卖两块五一个。

衣架一个个地摆了出去,张晴又拿了个布垫子,将带来的小青菜还有鸡蛋摆出去,黄家安在一旁搭手,瞧着人渐渐多起来了,有相识的村民互相打招呼,来来往往的,也有好奇望向他们这里的。

到底是没有一个人上前。

“能卖出去吗?”

黄家安观察着周围,都是热热闹闹的,偏偏到了他们这里,没了动静。

“先试试看。”

张晴也没摆过摊,她心里也没底,可又想着,总不能刚开始就丧气吧!

万事开头难,不要那么快就自我否定。

这样想着,张晴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开始吆喝起来:“卖晾衣架了啊,两元一个,方便又好用!”

起初声音还小,试着说了两次,发现也没有那么难,张晴干脆就站起来把双手放到嘴边做喇叭状,嗓门越来越大。

这下,终于成功引来了一些婶子大娘的目光。

“晾衣架是什么?”

“怎么以前没有见过?”

“还别说,瞧着好像是不错。”

有人开始仔细瞧这晾衣架。

黄家安起初觉得难为情,但见张晴神色自然,热情地为过来的客人介绍衣架,便赶紧收起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冲上前去帮着招呼。

他不想关键时刻掉链子,应该向张晴多学习的。

既然已经要在这里生活,便要踏实下来,好好地为以后做打算。

“婶子,晾衣架就是用来晾衣服的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