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沈自安下马,恰看到谢丹时从另一边也回了家。
她便略等了一等,待他也下马过来,便笑问:“又去林家的育幼堂了?”
谢丹时脸上一热,老实说:“是。”
沈自安将马鞭给仆妇,与他回府,边笑说:“前日我还和你父亲说起,又不耽误学业,你一月去多几l次也好,不但积福积德,多吃几l顿粗茶淡饭,见一见百姓世情,更能知道贫民之家生活不易,免得将来做了官,却说出‘何不食肉糜’一般的话,丢人现眼。”
说完,她又笑问:“前后都去快两年了,还不好意思什么呢?”
谢丹时跟在母亲身后,只顾应声,却不答最后一句,脸也更红了。
沈自安又问:“你便没什么想问的?”
她说:“若没有,就回去做你的吧,别跟着了。”
说着,也正到了回后院和回书房的岔路。
见母亲脚步不停,谢丹时也顾不得羞赧了,忙绕到母亲身侧,问:“就是……林姑娘她——”
“昭昭好着呢,”沈自安笑道,“虽然还不开口,哎,那聪明劲儿可真不一般!你说说,还不满三周岁,竟能听懂‘方田’题了!”
“哎,母亲——”谢丹时又绕一圈,求道,“您别逗儿子了,您知道我问的不是昭昭,是……是林大姑娘!”
沈自安这方停了步。
她还不肯说儿子想知道的,只笑问:“你要问她什么?”
“我、我……”谢丹时问,“她……真去找林少师了?”
“是去了。”沈自安说,“初六日走的,已经走了四日。”
她看着儿子的神色,问:“她去了,怎么样?”
谢丹时神色难掩落寞,也没听懂母亲话里的深意,只怅然说:“去了……就一年半载见不到了——”
沈自安便笑。
谢丹时又闹了个大红脸。
沈自安笑问:“还有呢?”
谢丹时抿唇片刻,索性全说出来:“她要走,怎么也没留个口信给我……”
“你是人家谁呀,人家出门还要先告诉你?”沈自安拍拍儿子的肩头,“行了,回去吧。”
谢丹时一双桃花眼眨了眨,低头:“是。”
儿子去了,沈自安却在原地站了小半刻。
() 这孩子……她心里叹(),心想(),还是算了,管他们呢。
儿孙自有儿孙福……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个个抚养成人,连先太太留下的孩子都看着他们嫁人、娶妻、生儿育女,很对得起谢家和老爷了,哪还非要管每个儿子都生孙子?
谢家又不是没有下一辈的子嗣,丹时……由他去吧。
她硬要不许,这世上又叫她哪里去寻比黛玉更好的女孩子?
即便终久不成,也要丹时自己抽得出身才行。
……
云府。
云尚书去年便调了户部尚书。
现今正逢秋收,又有边境战事紧要钱粮,户部忙碌,他便常不在家中。
刘夫人午后到家,丈夫自然不在,只有幼子云文曜和三四个孙子孙女过来问安。
刘夫人让他们都回去睡午觉。
近日换季天冷,云善慧有些咳嗽,今日便没一同去林府。
她告退前,先忙问出来:“林姑娘真不在家了?”
云善文也等着祖母回答。
刘夫人回家一路,满心想的是若长女还在,当年也去了平东军中会如何,因此到家忘了告诉儿子孙女们这件事。
听见问,她才想起来,笑说:“是去松原了,说初六日就走了,共带了一百来个人护卫,随行还有五十个禁军,禁军还带了火器,撞见罗刹人都不怕。”
云善慧两人既羡慕,又放心:“如此我们便不用担心了。”
“是不用!”刘夫人笑道,“她就到了也不去前沿,都有人护着呢。虽说难免睡硬床吃冷饭,安危是不用担心的。”
她又说:“你们想她,要寄信,就给我,我去给江夫人。”
云善慧两人应下,便一起和兄弟们告退。
云文曜是小叔,走在几l人之先。
刘夫人却又想起一句话,单独叫了他回来,笑说:“这不正是凑巧!你三舅舅虽然吃了败仗,到底还是平东将军,我送一个外甥过去给他不算什么!谢家的小子又去不了,他虽比你占了先机,你赶过去,陪伴林姑娘一年半载,或许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呢?”
这三四年,谢家的小子仗着林、谢两家更近,他学问也更好,先是多找林少师讨教,趁机多见人,又找上林氏育幼堂,隔三差五就去那里帮忙,不知赚了多少好印象!
文曜年岁差了两岁,学业又不如,且人家先做的事,他再学,又太丢份,竟直到今日还不大和黛玉说得上话!
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