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房揭瓦,吃喝玩乐,她是一样不落,洛家地位高,洛芙小时候又爱和人打架,所以在西北她就是那群公子小姐里的孩子王,整个平城,无人敢惹。
而这京中不同,洛家被急召回京,收回军权,空有一个侯爷的名头,手中并无实权,洛家到了这一代,就只有洛芙一个女孩儿,大晋爵位传男不传女,洛家也正因如此,洛忠母亲洛老太太对此多有不满。
洛忠对妻子敬重,加上年少相识两人感情极深,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愿纳妾。
洛家与岑家定下婚约后,每次母亲带她参加宴会时,她都会收获无数挑剔打量的目光,好几次洛芙都无意间听到,说洛家高攀,说洛家挟恩图报。
高攀,挟恩图报。
这些词无端让人难堪。
她向来是骄傲的,洛家这一代就洛芙这一个孩子,从小也是如珠如宝被呵护着长大的,她洛芙身为洛家唯一的女儿,从小到大,家中什么好的都是紧着她,就连有些重男轻女的洛老夫人,对她也是极为疼爱的。
其实说起来,洛家于岑家也并没有什么恩情。
当初武侯叛乱时,一路西下,朝廷毫无准备,岑书南的父亲临危受命,所带的军队和武侯的主力军在平城附近的阳城对上,岑书南父亲处境相当艰难。
那时江氏已经快到临产期了,洛父得到消息后带人前去支援,武侯势大,那一次,洛忠带走了大部分的人,留江氏在平城待产。
那场战役有了洛忠的支援后,局势很快有了反转,最终终于平叛成功,武侯兵败,当场被抓。
可谁也不知道有武侯的一部分残兵逃走了,他们对洛忠怀恨在心,在江氏临盆那一日,偷袭平城,直奔洛府。
那一夜下了很大的雨。
洛家的下人安排马车送她们母女还有产婆出城,洛芙始终记得那一日,那样大的雷声,母亲身下猩红的血液,成了洛芙的噩梦,孩子最终没保住,江氏伤了根本,从此以后再也不能生育。
其实说起来岑家亏欠洛家什么,那样危机的情况下,洛家理应出兵,换任何一个人,洛忠都回去,不论是岑家,赵家,又或者是王家,洛家都会支援。
国家大事面前,个人私事从来放在后面,洛家代代如此,可是看到母亲濒死的那一瞬间,洛芙对父亲与岑家二爷是有怨气的,如果,如果他们再谨慎一点,或许不会有漏网之鱼。
但洛家或者洛芙从未想过,用婚事当做筹码,即便她对父亲多有怨言,可洛芙知道,他的父亲,定也是不屑于此的。
在洛芙心里,高门世家又怎样,荣华富贵哪里比得上自由自在,与岑家刚定下婚约时,洛芙跟着母亲去过岑家,规矩多的让人喘不过气。
况且两家的婚事,是岑家主动求娶。
可在其他人眼里,事实就是洛家用当年解困之恩,攀上岑家。
向来如此,真相是什么没人关心,人人有自己的揣测,且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揣测。
刚到京城洛家在京中地位尴尬,洛家几代驻守西北,到了洛父这一代被召回京城,自武侯叛乱后,皇帝看哪个武将都怀疑,更别说是三代驻守西北,总管西北三郡的洛家。
皇帝为了彰显仁厚,夺了权,封了爵,其实谁都知道,皇帝不信任洛家,如今西北边关并不像以前那样战事频繁,大晋已经不在需要洛家了。
哪怕洛家为了如今大晋的太平盛世,牺牲了无数的子弟。
当年武侯不也是忠心耿耿,还不是说反就反了,人心向来经不起考验。
刚来京城洛芙常常看到父亲郁郁寡欢,那时洛家空有爵位,并无实权,直到岑洛两家定下婚约,皇帝才开始慢慢将一些事交给洛家去办,他的父亲开始忙碌,脸上的笑却多了起来。
她那时还不懂,当个富贵闲人有何不好,后来在洛府突然多了起来的宴会邀请函中懂了。
现如今两家婚事已成定局,由不得她说不,和爹爹说退婚,也只是她的气话。
似乎很长一段时间,她已经习惯和父亲作对,当年母亲的事,她一直不能释怀,就连她之前丫鬟春樱也觉得,父亲不在意她们母女,好像很多事都排在她们母女前面。
来京中这些年,洛芙也慢慢明白,有些事,向来身不由己,她也不得不承认这桩婚事,对洛家的确实有好处,虽然她并不想要这些。
刚到京城时,洛芙问过母亲,能不能不要在这里,他们一家一起回平城的家。
彼时母亲江氏笑着摸摸她的头,“这样孩子气的话,阿芙不要再讲了,从今以后这里也是我们的家呀。”
为什么他们不能一辈子待在平城呢?洛芙想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发展成这样了呢,是哪里出了错呢?她不知道该怪谁,谁都好像没有错。
那样自由自在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