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先生上策听完了,要不直接说下策吧。”
朱高煦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
“不按顺序?”
“不按顺序,听听最坏的对策是什么。”
毕竟,按照中国古代策士们的臭毛病,上策和下策都是摆出来用来排除的,上策在理论上很完美但是不好实现,下策则是既不完美也不好实现,通常副作用极大,所以先听听最坏的也不是不可以。
姜星火点点头,说了四个字。
“以毒攻毒。”
李景隆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什么意思?”
“我问你,小冰河期会导致国家灭亡,根本原因是不是气温降低了,所以导致的一系列后果,影响了农业生产生活?”
“如果姜郎之前说的没错,那自然是如此。”李景隆颔首道。
姜星火笑着说道。
“那直接找办法,让气温上升不就得了。”
“啥?”
两人目瞪口呆:“这怎么可能?”
“为何不行?”姜星火反问。
李景隆摇头苦笑道:“这是天气变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啊!而且怎么才能改变气温呢?”
“那我换种方式告诉你。”
姜星火微微眯起眼睛,缓慢地说道。
“虽然小冰河期会让气温降低,但并非不能克服,有一种办法,只要坚持住,就能让气温上升。”
“哦?”
李景隆顿时被勾起了兴趣,赶忙直起身子追问道。
“什么办法?”
“只需要找到一个能改变气温的办法即可,比如说.”
姜星火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比如说,世界整体如果是向变冷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人为地排出热气不就行了?”
当然,实际上工业废气导致全球变暖,肯定不是排热气什么热气到了空中都凉了,而是工业废气会阻挡太阳对地面的辐射,以及大量长波热辐射线给大气增温。
前者以最简单的常识举例,在夏天烈日之下,如果站在树下会感到很凉快,这是由于树木被太阳照射产生的蒸腾作用会对地面温度有一个降低的作用,而如果太阳照射地面的辐射量减低,那么植物的蒸腾作用将大幅度降低,带来的效应就是温度上升。
后者则是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如果大明提前开启工业变革,那么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如果不考虑温室效应让冰雪融化的太多,反吸收热量暂时产生降温,以及温室效应并不总是升温,在某些地方反而是降温的话。
总之,小冰河期降温,工业变革升温,一升一降,以毒攻毒,这不就解决了吗?
多完美。
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的。
姜星火大概给他们解释清楚了原理,又说道:“就像是给你们炼化肥时候用的焦炉一样,如果走这条路,以机器形成又一次的‘铁犁牛耕’式的制造力变革,那么给机器提供动力的煤炭或者是其他资源,就一定会排放出大量让天空里空气升温的废气,两者一中和,不升不降,小冰河期的影响不就给抵消掉了嘛。”
空气变得有些安静。
朱高煦开口:“所以.怎么听起来像是一边每天被迫服用慢性毒药,一边每天往身体里塞蛊虫,让蛊虫去吸收毒素的感觉?”
“差不多,我也有类似感觉。”李景隆扇了扇扇子说道。
“姜先生,还是讲中策吧。”朱高煦劝道。
姜星火也不磨叽,干脆说道。
“中策便是内外两副药。”
两个人的“哦”还没有发出来,姜星火从怀里摸出两张纸。
“给大明农业开的两副药,都在这两张上呢,一名为《土化肥的五种简易制法》,二名为《轮作套种的二十八种组合》。”
显然,这都是姜星火事先写好了的。
这两张,
“我大清”别的不说,统统都是腐朽落后的代名词,但唯有一件事情,姜星火觉得做得还算当了一回人。
——推广农书。
虽然这件事情的本质,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能精耕细作最大限度地利用田地,混口饭吃不至于揭竿造反威胁统治。
但无论如何,还是有一定正面价值的。
那时候在大城市的市面上能买得到的农书约有一百多部,不同的地区,还有因地制宜专门讨论一个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和技术,而由私人著作的小型农书。
譬如专论河北泽地农业的吴邦庆的《泽农要录》,山西祁寯藻的《马首农言》,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