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张伟五岁了,在院子里打着他亲手做的木尜,老母亲顺手把小女儿刚换下的尿布洗了,凉在院子里的铁条上。
落日余晖静静的流荡着,流过房顶、流过窗棂,洒在农家小院的屋里屋外,翠仙看着身边的小女儿,也幸福的落下眼泪。
女儿过了百日,张志忠又收拾行囊出发了,这些年就这段时间他在家住的日子最长。
这次他跟着老板来到省城——南城,一待就是六年,这六年南城多少高楼大厦,都是他们这些建筑工人一砖一瓦堆砌起来的。
张志忠也得到老板的赏识,手底下带了二三十个兄弟,直到和赵明诚、余修胜成立的诚胜公司达成合作关系。
放学后,哥哥不在家,张苇先写作业等哥哥回来。
这是一个两室一廊的房子,连个客厅都没有,可是张苇除了在赵丰年家住的那几天,从来也没住过更大的楼房,所以她觉得也不错。
哥哥前年从家里出来,赵明诚安排他去读了中专,学的汽修。最后一年实习了,也算有了些收入。
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很重的,哥哥出来之后,她感觉家里全是妇孺,说话也不硬气,母亲身体孱弱,吃了亏也不愿意和别人争执。所以小小的张苇也莫名的有种忍辱负重的感觉。
夜里她偷偷的哭,懊恼自己小小年纪竟然没有了父亲。
如今哥哥17岁,完全一副大人的样子,她也跟着哥哥走出山村,走进大大的城市,再也不用看村里人的冷眼,只是奶奶前两年去世了,家里只剩母亲,这样就苦了母亲,她暗暗发誓,快点长大,好把母亲也接出来。
母亲翠仙虽说自己住在老家,幸亏两个叔叔婶婶能常去照顾一二。
张苇最开心的是,每周五能通过二叔和妈妈打个电话。
她跟妈妈说,她现在有个好朋友叫余瑞雪,见到余瑞雪,她就有种亲切感,她没告诉母亲,这是因为余瑞雪也没有父亲,她觉得她们是同病相怜。
张苇甚至更觉得,余瑞雪住在大房子里有什么好,还不如她,不仅有妈妈,还有哥哥替她遮风挡雨。
父亲去世的时候张苇还小,只是知道父亲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便病入膏肓,撒手西去。
赵明诚开着车从省城赶到她家,帮着操持着家中的事宜,说等哥哥初中毕业,就把他接到南城学门技术。
如今兄妹二人都来都南城,张苇心里心存感激。只不过刘斌的一句话,却点燃了张苇疑惑的种子。
哥哥下班已经是7点,张苇已经用电饭煲熬上了稀饭,摘好了青菜,就等哥哥回来开火。
哥哥还是很宠溺这个妹妹,不放心她小小年纪在厨房开明火,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她动锅灶。
张伟还一再强调妹妹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以后要考个好大学。
张苇也确实不负众望,无论是在老家,还是在这里,成绩都名列前茅。
饭桌上,哥哥炒的土豆丝十分可口了,张苇夸赞了几句,装作不经意的问张伟:“哥,咱爸当年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从南城受伤了呢?”
张伟没想到妹妹会问这个问题,不过也很自然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时他从工地上摔了一下,是在诚叔的那个工程上出的事,所以诚叔一直觉得得照顾好咱们。”
“那就是他们欠我们的咯?”张苇追根究底的问。
“虽说是在那个工程上摔的,但终究是咱爸的身体出了问题,所以不关诚叔的事,你别多想。没有任何人欠咱们的。反而是我们应该好好感谢诚叔。”张伟肯定的回答。
“哦,可是刘斌今天问我知不知道咱爸是怎么走的?问的我有些莫名其妙。”张苇停下筷子和哥哥说。
“哪个刘斌?”张伟问道。
“就我们学校一同学,隔三差五的欺负我和余瑞雪。好像是认识诚叔和余瑞雪她爸。”张苇说。
“我都不认识,别掺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好好学习!”张伟有些生气。
张苇只好识趣的不再多说,快速的扒拉了两筷子。
日子貌似过的祥和又平静,可张苇心里就因为刘斌一句话,像是暗流涌动,这背后到底有多少秘密?
其实,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两天后,趁着余瑞雪值日,刘斌拦住了张苇问到:“你知道你爸的事了吗?”
“我爸的事关你什么事。”张苇绕开刘斌继续往前走,连看都没多看刘斌一眼。
刘斌戏谑道:“肯定不知道,不然怎么能和你杀父仇人的女儿走的这么近呢?”
张苇有些震惊,看了刘斌一眼,迅速的跑开了,可“杀父仇人”这四个字,却深深的刻在她的心里。
回到家,她又试探性的问哥哥,可是哥哥的说辞还是和以前一样,完全得不到任何有效的答案。
于是又一个余瑞雪值日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