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流民这一块,哪怕常向东中间离开了一段时间,但朱允熥相信,抵达南京之后常向东必定会掌握最新的情况。
不做汇报不是隐瞒,而是谁也不曾料到,朱元璋给的第一道考验,是拯济灾民!
“黄河夺道,汶河绝地,水漫皇祖陵,整个江北四月之后乱的一塌糊涂,青壮都被调去修建皇祖陵,故而大明各地赈灾不利,唯恐被波及,离开汶河之前我交代人手谨慎行事,莫要插手江北难民!”
常向东没有隐瞒直接给出解释。
越听朱允熥的眉头越皱,“皇祖陵?”
老朱家从朱元璋往上数三代具为赤贫,无恒产,为了求生足迹遍布各地,凤阳说是老朱家的老家,那也只是从朱元璋父母那一辈算,老家具体在哪谁也说不清,毕竟朱家长辈早死绝了……
关于这皇祖陵,后世多有传说,说是有一日朱初一遇一道士,道士指着一片水洼之地说葬与此地后代可出皇帝,朱初一对此便上心了,其死前命朱百六将其葬在洼地中。
野史也罢,怪谈也好。
明朝皇祖陵,的的确确就修建在洪泽湖附近的一处水洼里。
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明朝之后,于十九年修建了祖陵,追封了当初葬在其中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高祖朱百六为帝。
永乐年间加修了堤坝。
古之礼法最重,更别说老朱家的祖陵了。
皇祖陵真要遭了水灾,谁敢有半点懈怠?
难怪江北流民中少青壮,中央户部缺少钱粮,感情全都投进皇祖陵的保卫工作中去了!
“这件事你做的不错,但现在影响来了,陛下命我妥善处置京郊难民!”
事情怪不到常向东头上,人家就是按照自己意思办的,涉及皇祖陵总不能在这件事抢夺劳动力吧!
避嫌都来不及……关注,你想干什么?
“……”
常向东沉默了。
这件事不好办啊!
江北是什么情况?
南直隶所在,大明中央所属,如今还跑到了南京这天子脚下,这已经不是简单赈灾问题,其中涉及的东西嗨了去。
眼下明显是陛下将事情压给了大王,若是早知道有这一出,当初他在汶河的时候就动手了。
“此事说好办好办,说难办也难办,好办在于以工代赈,加上我们中原富商的联系,可轻易解决此事,难办在于此事若是出彩,恐被人惦记,暴露一些东西!”朱允熥沉声说道。
越想今天发生的事情,朱允熥越发感觉老朱肯定是知道一些东西的。
考验的同时,多半是看看朱允熥与商贾之间的关系。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允熥和中原商贾的关系不错,中央缺米粮,缺御寒之物,可商人不缺甚至有不少都堆砌在码头上。
商贾之道,贱业也。
堂堂皇孙,琼海国国主怎么可能和这些浑身散发着铜臭味,眼珠子落在金钱中商贾混在一起?
通过此事看两面,一看朱允熥能否掌握商贾,二看商贾现在的实力究竟怎样?
自秦建立,封建社会踏入新阶段,中央与地方的权利争斗也跟着升到了一个新层面。
地方士族,商贾,一方有人,一方有钱,通过漫长的岁月,在地方结下一张张大网,网络地方势力,这是历代中央皇权所不能允许的,也是必须要打压的!
士族不能削,削了没人用,那就削商人,削财权,商人的地位这才不断下跌!
如今朱允熥和商贾明显接触上来,而且接触还不浅,老朱要试探朱允熥与商贾之间走到了哪一步,文人则要继续压制商贾。
越发深思,朱允熥对此猜测越发感到可能!
妈的,不愧是一代传奇大帝,任何事情的背后都充满了算计。
“这道考题不好做啊!”
常向东凝声说道,“既要想把人救下来,又不能暴露太多,恕我愚钝不知当如何解!”
赈灾有套路,开仓,募粮,返乡,历代都是这三步走。
但能不能走完就要看一国的实力和财力。
大明缺少物资是真的,但人都跑到皇城脚下,再多就拿不出来,谁信啊?
摆明就是要考验他们!
“走一步看一步吧,明日旨意下来之后,召集城内所有米行,富商全部来王府商议,让我们的人混在里面不要表态,看看能不能先募出一批资金。
同时明日开始,按照现在的标准米粥一日两施,先把人养起来了!”
全部,一日两施?
常向东略微皱眉,“这样一来消耗会很多?”
“要搞就搞得全城都知道,做好事不留名可不是我的性格,也不符合我们的初衷,一旬之内我要整个南京的人都知道,此次赈灾是我朱允熥带队的,而且谁说高调就一定会暴露呢!”朱允熥笑道。
“可是要是没私下的联系,募粮恐怕不会太充足,南京城内的米行这个时候不敢高价售卖,但必然会惜售!”常向东说道。
米行怎么赚钱,不就是要找机会,喝人血吗?
如今米价没上升,那是老朱的屠刀压着,可压得太狠了,不卖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