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
紫竹林一片静谧,甚至可以听见对岸普陀山一片琴音。
龙女轻手轻脚来到林内,观音正端坐在莲台上,看着经卷出神。
观音看经卷,在龙女眼里还是件稀奇事。她走近看了看,原来只是一些佛门早些的记载,观音仿佛不知道她的存在依旧还是端坐着。
“师父。”
待到龙女将一张祈愿递到桌前,阿音才回过神来。
“这是?”
寻常祈愿是不会递到观音跟前来的,她目前忙于照看西行,若非特别,龙女自己就能处理。
祈愿上淡淡的一层金光笼罩着,正是人间帝王的祈愿。
阿音展开。
原来玄奘西去以后,若渝常常惦记他。
她知道,她走不出这座城。常常听玄奘在念叨着修行取经,宫里人说,现如今六界中,佛门最受世人欢迎。
其中观世音菩萨摩诃萨,香火鼎盛,信徒众多。
于是若渝请了宫人前去抬菩萨金身,于是若渝的祈愿就来到了观音面前。
观音看了许久,还未看完,就把祈愿合上了,她沉沉闭上眼,开始思考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若渝一直知道她世代就只能守在那座城,甚至生生世世仿佛从未离开过这座城。
从前,她总是做一个朦胧的梦,梦见一个和尚,一身是血的倒在竹林里。白衣硬生生染成了鲜红,身上伤痕无数,沟壑纵横,与泥巴混在一起,看不出新伤旧伤。
梦中的她并非是什么女儿国国王,身边的人总是唤她圣女。
救回以后,细细照料多年,那和尚一身白衣雪一般圣洁。那人的声音朗逸,也总是唤她:“施主恩人。”
可惜梦中人,水中影,她从未看清过他的模样。
梦里再后来,她不大记得了。但这些梦境她时常会有,只是似乎还是那个人,但是总有些不一样的声音。
直到唐僧师徒路过女儿国。
她打小被困在女儿国,母亲说,她永远不可离开女儿国。听说来了东土大唐的和尚,她突然兴致大发,也要见一见。
直到那日,她一如往常,端坐在王座上,重重薄纱高挂,那人的袈裟鲜红夺目,影影绰绰,看得出身姿修长,器宇不凡。
她心中忽然有了异样的感觉。
宫人将纱幕掀起,四目相对——
梦中人,竟在眼前!
她心跳仿佛漏了一拍。
唐玄奘拜在她身前,讲述自己的来意。他稳重如斯,一言一行都十分稳妥。可若渝的脑海中,却浮现朦胧的梦。
虽从未看清梦中人的面容,即便声音也时近时远,但她异常坚信——
这便是梦中人!
后来的事情诸位都知道了。
若渝此后郁郁寡欢,甚至梦境更加频繁,也愈发清晰,不由得时时以泪洗面。
祈愿的最后,她问道:
观世音菩萨,听闻佛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仿佛我便是花内的一粒花粉,这世界听闻有四海八荒,可我不能去见,如一只蝼蚁。仿佛女儿国就是我的囚笼。若是人生如此,纵使一国之君,荣华富贵都没有意义。那么您呢?是否也只能总是待在天上,日复一日做重复的事情呢?
观音陷入了沉思。
她最清楚这种感觉,打小她就怕孤寂。
若渝心中疑惑诸多,观音心中隐隐有了答案。
“师父,弟子有惑。”
观音三拜首,龙女也一并行礼。
如来显像,他一如往常严肃,但似乎又有些欣慰。
“观音,何事苦恼?”
“师父,女儿国在黄沙中,千百年不灭,您今想必是您的庇护吧。”
如来点点头。
“师父,这若渝究竟是什么来头?您这般作为,将整座女儿国下了禁制,只为她一人?”
“观音,此人只是一位凡人。”如来笑了笑,“可惜,她是金蝉子的情劫。”
“什么?!”
龙女和观音神色一震。
四海八荒内,只要修行都得历劫,尤其是她们佛门,更得断七情六欲。
如来将此话说的很隐晦,不过饶是如观音一般缺一根筋,都能想明白。
情劫,乃是所有劫数中最难过的一关,又是生死劫。幸运者,自然是鹣鲽情深,两全美好。
若是过不去,甚至可能殃及性命,惨遭万劫不复之地。恰如故去的司命,便是被情劫祸害多年。她的逝去,代表她还是没有走出这个劫数。
为此,有些人剑走偏锋,为了能顺利过情关,便提前算准了情劫命定中人。当年,谢不为被妖人蛊惑,将自己的发妻司命杀害,兴许也是发现,那人便是自己的情劫……
而如来,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