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是老国公夫人的生辰。张氏提早几日就开始筹备。
像她们这样的人家,也拿不出像样的寿礼左不过就是绣些老人家的配戴的物件,或是做些讨巧的吃食。
天气业已入夏,明月穿着半旧的素色纱裙,在窗台下练字,提笔时衣袖不免落下,露出一节皓白的手腕,十指纤纤。
若是拨动起琴弦怕也是一副赏心悦耳的场景。
明月倒是极爱琴,但母亲说这一排人家挨得近,在屋子里抚琴怕是要扰了旁人。
更何况原先的琴早就变卖了。
沁芳从房外进来,手中端了碗放温了的绿豆汤。
今年的夏天似乎出奇地热,今日家里煮了绿豆汤,其余众人都是喝用院中冰凉井水沁过的。
惟有明月,张氏向来不允她喝那些个寒凉的。
“姑娘,该歇歇了,喝碗绿豆汤吧。”
明月闻言,便依言放下了笔。
她转身过来,沁芳看着她家姑娘腰肢盈盈,不着脂粉已是雪肤,灼灼娇姿。
在恼人的热气里,别人家早已恨不得扇子不离身,她那皎皎如月的脸上却是一丝汗意也没有。
“母亲的糕点做得如何了?若再不去怕是要晚了。”
沁芳见她坐下,端起碗递给她,回道:“快好了,大娘子让您喝了汤后换身衣裳就出门了。
哎哟我的乖乖,姑娘您是不知道,大娘子今年做了个寿星公,那旁边一个个的仙桃,我还以为是从您的画里跳出来的。”
这热天里,明月向来有些苦暑,碗端起来又放下,对着沁芳使了个眼色。
沁芳还是个十岁的小丫头,正是长身体的年纪,端起碗不过几口,一碗绿豆汤便下了肚。
待张氏装点好寿礼,前来唤明月出门时,明月已换好了衣裳。
府里体恤她们,每季会送来两匹衣服料子,有时老太太高兴了,也会赏些时兴鲜丽的料子,说是给姑娘们装扮装扮。
明月今日穿得就是一身藕粉色对襟收腰长裙,老太太不爱看娘子们打扮得素净。
每回被母亲领着见老太太,母亲都会让她穿着鲜亮些。
母女二人带着沁芳一道出了院子,谁知刚进了后院,张氏便感到身上有些不妙。
肚子里一阵翻江倒海,怕是那碗绿豆汤吃坏了肚子。
也怪她今日一大早在厨上忙活,热出一身大汗,不管不顾地贪凉喝了碗沁过井水的。
这样子怕是见不了老太太了,但这寿礼却是一定要送的。
没有法子,张氏只得叫住明月,仔细叮嘱了后才急急离去。
明月心下倒也不慌。平日里她虽极少出门,但老太太她是见过几次的,那是位慈眉善目的老祖宗,每回见了都要拉住她的手温言夸赞,是极好相处的。
一路上倒是没见到多少人。张氏为了避开旁人,总是选了老太太起身用过早膳的时辰。
等明月赶到春晖堂时,屋外候着的丫鬟见着她,一时没有想起。
待明月报了家门,她才笑意盈盈地微微屈身,嘴上不住说着:“董姑娘莫要怪罪,是奴婢看您这样貌,还以为是哪位天上仙子下凡来给我们老太太祝寿来了。”
明月见状急急拉起她,“姐姐不要多礼,只怪我平日里都在院子里,没常来给老太太请安,是我礼数不到,难怪姐姐不识得了。”
待丫鬟进了门通报,没一会,里面便走出一位年岁更大的女子,向明月福身,“董姑娘,您来得正好。老太太刚用完早膳,快里面请,莫要热着娘子。”
明月知道这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叫半夏的,自然不敢受礼,连忙扶了她一把。
半夏心下道:“这姑娘倒是和她母亲一般识趣,不像跨院里其他个目下无尘的主,都寄人篱下了,还端着一副官家小姐的样子“
进了内堂,地上铺着的是富贵呈祥图样的地毯,一架8扇的黑漆镶百宝山水楼阁红木屏风架在那,绕过屏风,后头是一架梨花木嵌螺钿理石的罗汉床。
老太太穿着金边玄色镶领五彩织金花卉纹样缎面对襟衣裳,虽是满头的银丝,却是精神很好。
正坐在铺有青缎靠背坐褥的罗汉床上,含笑着招呼她。
明月见状,忙上前行了跪拜礼,口中称道:“恭祝老寿星松鹤长春,春秋不老,福如东海,日月昌明!”说完,还颇有诚意地磕了响头。
她的规矩是打小教过的,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拜礼,在旁人看来也要悦目许多。
她这礼行得实诚,老太太忙叫身边的丫鬟们赶紧扶她起身,让她走到跟前来。。她是极喜爱姑娘的,因着明月的容貌更是要偏上几分。
“我记着,你刚来那会儿,还不到十岁,才到你母亲的肩,快瞧瞧如今怕是要比你母亲还高了。”
见老太太提起张氏,明月接过话茬,小心回复:“老太太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