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出府(2 / 2)

未眠人的心事。

地上的明月,心中正为母亲补养身子的钱而愁闷。

虽然母亲一再表示休息几日便能大好,但郎中的话仍像块大石头压在她的心上。

张氏的病虽然主因是心病,心病还需心来医。

可张家舅舅行踪不定,明月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着实也难找到他。

如今只能先让张氏将养着,张家舅舅总会出现的。

可是钱从哪里来呢?明月如今对这银钱之事全然没有章法。

父亲董致远尚在时,每日里除了读书习礼,女先生还教算学。

他任职的明州,又是海上贸易繁荣之地,四方商人汇聚。

明州民风开放,董致远也不是个守旧的人,每逢休沐,便会携着妻女出门走一走。

可进了定国公府后,明月每年也就外祖父母和父亲的忌日才能跟着母亲出门,去的也不过是张家老宅。

路上坐在马车上,窗子都用帏布挡着。她但凡伸手去掀,母亲就会一扇子打过来。

总该想出个法子挣些银两,不然母亲的病怕是等不到舅舅回来的那一天。

又过了几日,丫头沁芳的脚却是痊愈了。

她还是孩子,哪里躺得牢,要不是崔嬷嬷成日里死盯着不让她起来,怕是早就在院子里蹦蹦跳跳了。

这一日到了张氏父亲的忌日,她还在病中,有时站得久了还会晕眩。

崔嬷嬷便劝她,如今姑娘也长大了,有些事也该放手让她去做了。

董家现在家境如此,总不能仍按大家闺秀那般教养。

姑娘终归是要嫁人的,这定国公府里的姑娘们出阁前尚且在学管家,自家的姑娘也要历练历练,省得嫁到夫家去,料理家事全数不通,要吃婆母的排头。

张氏心忖,倒也是这么个理。

董致远与她当年是寺庙偶遇一见钟情,暗许了终身。

他更是中了进士后,拒了京中贵人的榜下捉婿,硬是回乡向商户出身的她求亲。

随夫上任后,日常来往的官家太太们背地里也有嫌她是商户女。

又道董致远本可以在京中任职,因为要娶她才得罪了贵人,被发落到明州。

因这些事,张氏心里憋着一口气,面上虽瞧不出,但暗地里偷偷落了好几回泪。

生明月的时候,差点丢了性命。后来虽保住了命,却伤了身子,郎中说怕是以后难生养。

好在董致远是个体贴的夫君,每日里除了上差,便是在家里陪着妻女,更是保证不会因此而纳妾。

可是张氏仍有些不安,生怕女儿以后也被人看轻。

因而明月才四五岁,她便重金寻了教养嬷嬷,盼着能让女儿以后嫁个好人家。

可现如今确实不同往日了。张氏深知以如今的董家,明月怕是嫁不了什么好人家。

即便是老太太开恩,能帮着寻个寒门读书人。

明月的嫁妆不丰,两个人过日子怕也艰难,总不能还同养在深闺一样,免不得要出门。

她思来想去,唤了明月来,吩咐她带着沁芳去张家老宅,祭拜外祖父。

又仔仔细细地将供食如何摆放,如何祭拜等嘱咐了一番,才放她们二人出门。

一架不起眼的青帷马车早早地在门外等。

行驶在喧闹在街市中,沁芳早就按捺不住,掀开帘子往外瞧。

明月一开始还谨记着母亲的教诲,克制着。可她倒底是抵不住外面的诱惑,悄悄拉起一角。

街市上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新奇。在明州,一般的人家都不拘女孩子出门,街市上戴帷帽的都很少。

可在这里,女子上街的倒也不少,但看上去都有些年纪了。

即使有些年轻的女子,却都戴着帷帽,看不出长相。

倒是有家门口写着抄书字样的书铺引起了明月的注意。

她拉过沁芳,让她也记下这家铺子的地址。幸好这家临着城中最有名的崇明楼,倒也好记。

到了张家老宅,一直守着老宅的管叔便迎上前来。

他是一个哑巴,是明月外祖父在外经商时路上捡的,当时饿得只剩一口气了,得亏遇上好人才活了下来。

后来张家败落,他也没有离开,护送着明月母女到了定国公府,自己在这老宅里守着。

进了门,虽然这几年都没有人居住,宅子里却打扫得干干净净。

明月祭拜了外祖父,又给管叔留了些银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