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瞧了她一眼,说:“嬷嬷,劳烦您送一送刘嬷嬷。”
晚嬷嬷应了声是,两人走到院子间,刘嬷嬷叹了口气,说:“你现在过得可好?时至今日我也不明白,当日皇后娘娘逝去后,让你进公主府服侍,你为何不愿?”
晚嬷嬷低着头沉默,少顷,沉声道:“我本该随皇后娘娘去了的,只是娘娘生前最放不下的便是姑娘了,我得帮着姑娘。”
刘嬷嬷朝赵念安的房间看了一眼,说:“赵家姑娘性子和为人处世倒是比两年前低调沉稳了许多,看着好相处了很多。”她瞥了一眼晚嬷嬷,又道:“只是赵家归路如何,谁又能说得准?”
晚嬷嬷抬眼,自皇后去后越发苍老的脸庞此刻有些苍白,却有力道:“我们为奴为婢的,不就是为了主子活的吗?我从小跟着娘娘,我的命是娘娘的,娘娘走后,我自然该将这条命还给她。她挂念着姑娘,我自然应该用命护着姑娘。此番邀请,多谢阿姐了,也代我谢过长公主。”
刘嬷嬷凝视着她,长叹一声,转身离开了。
晚嬷嬷回到屋内,赵念安放下手中的请柬,看向她,说:“你说无缘无故的,长公主为何邀我前去府里过腊八呢?”
晚嬷嬷笑,上前将请柬收好,说:“腊八节,吃腊八粥,驱邪消灾,明年定能顺遂无虞。长公主性子洒脱,心性善良,约莫是说不出什么细腻的话,所以想借腊八安慰姑娘罢。”
赵念安哦了一声,状似不经意地问:“我记得长公主和我姑姑的关系,不算亲近?”
晚嬷嬷笑,“宫里的人,谁和谁的关系能算得上亲近,便是亲兄弟姐妹都有反目成仇的时候,何况只是姑嫂关系。但是姑娘倒是可以放心,长公主虽不好亲近,可也绝不是拿等子恶人。姑娘不必太过烦扰。”
赵念安整个人靠在贵妃榻上,懒懒地问:“嬷嬷以为,长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晚嬷嬷思索了一番,缓缓说:“约莫是个独善其身的人吧。”
赵念安看着她,半晌,唔了一声。
*
第二日,腊月初八。文丰帝赐百官腊八粥,又派王平送了一份到赵府。王平带来口谕,文丰帝免了赵念安的禁足,只是希望赵念安以后谨言慎行。
赵念安谢过文丰帝后,便收拾了一番,往长公主府去了。
到了长公主府,赵念安才知道,今日长公主邀请的,不知她一人。
长公主将宴席设在后院梅园内,园内有一十字亭,亭子位处园子深处,一路走来,身上沾满了梅香。
她落座后,瞥了一眼对面放置的蒲团,睨了一眼晚嬷嬷,晚嬷嬷笑着问带她们进来的丫鬟,“不知长公主今日还邀请了哪位贵客?我家姑娘跟父兄久居边关,对京中大家一知半解,万一冲撞了贵客,未免不好。”
晚嬷嬷是先皇后的人,宫里宫外的人见了她都会敬两分,她要是问话,对面多少会吐露点。那小丫头却看了一眼空着的位置,犹犹豫豫道:“这...奴婢也不知,只知道是为贵客。”她转向赵念安,行了个福礼,笑着说:“赵姑娘稍待,公主不一会儿就到。”
赵念安轻笑点头。
空明院内,长公主对着镜子仔细观察着额头的花钿,说:“赵家那个姑娘已经到了?”
刘嬷嬷点头,拿起一支錾花金簪插进如云的青丝内,说:“已经到了。”
“啧,”长公主皱眉,指着额头的花钿,“这里没画好,重新画吧。”
刘嬷嬷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低眉看了一眼长公主指的方向,花瓣完好,色泽艳丽,并无什么问题。
“昨日你去赵府,觉得赵家那个姑娘,和以前相比可有什么变化?”
刘嬷嬷擦掉长公主额头的花钿,正要重新落笔,闻言手微顿,笑着说:“奴婢瞧着,性子比以前收敛了许多。”
刘嬷嬷手巧,很快,一朵栩栩如生的梅花花钿便在长公主的额头盛开了。
娇艳欲滴,耀眼夺目。
长公主端详了一会儿,很是满意,笑着说:“收敛了?走吧,让本宫看看收敛了性子后,是个怎么样的人儿。”
梅园内,赵念安看着自己面前添了两次茶水的茶盏,淡定地端起来一饮而尽。
“某来晚了。”一道清冽的嗓音打破了梅园的寂静,那声音很是动听,宛若冬日山间潺潺的溪水,让人忍不住驻足侧耳倾听。只是人却未免惹人喜欢,赵念安听得明白,那人嘴上说着晚了,话里却没有半分晚来的歉意。
赵念安寻着声音望去,男子穿着一身茶青纯色长袍,身披玄色大氅,头发用缠丝缕金冠冠起,腰间隐约能看见一块玉珏。待他走进,她才看清男子身形修长,面冠如玉,长得很是好看,只是最吸引赵念安的是那双眼睛。男子的眼睛狭长,看人时明明不带笑意,却无端让人觉得眼底有爱意在流淌。
随着男子的走近,赵念安也缓缓起身,正要作揖,目光却被男子身后的人吸